吴明珠中医师:中医调理助你缓解眩晕
吴明珠中医师:中医调理助你缓解眩晕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耳部疾病、脑血管问题、心血管疾病等。除了西医的治疗方法,中医也提供了许多有效的调理方法。吴明珠中医师分享了一系列中医养生方法,专门用于缓解眩晕。
中医辨证施治
吴明珠中医师指出,眩晕在中医中可分为六种证型:
风火上扰:表现为头晕胀痛、烦躁易怒、面泛红、耳鸣、睡眠质量差、口干口苦等。治疗上应清肝泻火,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阴虚阳亢:表现为头晕、目涩、心烦失眠、多梦、盗汗、手足心热等。治疗上应滋阴潜阳,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心脾血虚: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悸、精神疲乏、气短乏力、失眠、食欲下降等。治疗上应补益心脾,可用归脾汤加减。
中气不足:表现为头晕、喜卧、站立时加重、倦怠少言、少气无力、出汗、食欲下降等。治疗上应补中益气,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肾精不足:表现为头晕耳鸣、精神萎靡、记忆减退、腰膝酸软等。治疗上应补肾填精,可用左归丸加减。
痰浊中阻:表现为头晕头重、胸闷恶心、食欲不振、四肢沉重等。治疗上应化痰降浊,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日常保健方法
早晚搓揉耳朵和颈部:在早晚洗脸时用毛巾自上而下搓揉耳朵和脖颈,直到耳朵红热和脖颈温热。这样既能使颈部肌肉放松,也能促进颈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
合理使用枕头:选择软硬适中的枕头,保持合理的枕头高度,有助于维护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预防头晕。
注意颈部保暖:在寒冷天气或空调环境下,应注意颈部保暖,可佩戴围巾等。
做好颈椎操:面对墙壁一臂距离,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双手撑住墙面,抬头至最大限度,保持脖子不动,慢慢增加次数。这个动作可在工作间隙进行。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气血循环,预防头晕发作。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中医治疗眩晕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
太阳穴: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在同侧的太阳穴上,适当用力揉按3-5分钟。
百会穴:将手放在百会穴上,适当用力按揉3-5分钟。
听宫穴:将双手手指放在同侧听宫穴上,适当用力揉按3-5分钟。
风池穴:将拇指指腹放在同侧风池穴上,适当用力揉按3-5分钟。
曲池穴:将一手拇指指尖放在对侧手肘部曲池穴处,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揉3-5分钟,然后交替进行按揉。
此外,还可以按摩大椎穴、肩井穴等治疗颈椎病的有效穴位。以上穴位按摩每天进行2-3次,可以达到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效果。
如果眩晕持续或频繁发作,建议尽快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