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骨折康复训练,这些技巧让你快速恢复!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44: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骨折康复训练,这些技巧让你快速恢复!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是恢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能加速愈合,还能有效防止并发症。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等多种方法,可以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逐步恢复功能。特别是像脚踝骨折这样的常见伤情,早期介入复健运动,可以大大缩短康复时间,最快可在六个月内恢复正常生活。掌握这些科学的康复技巧,让你更快回归健康!

01

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

  1. 循序渐进:随着骨折部位稳固程度的增加,活动范围应由小渐大,活动次数由少至多,活动强度由弱到强。但自我不能感到太疲劳,骨折处不能发生疼痛明显加重。

  2. 动静结合:在固定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剧烈运动和不当活动,以免影响固定效果和骨折愈合。同时,早期康复锻炼也是骨折恢复的重要环节。适当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可以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愈合。

  3. 主动与被动相结合: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必须强调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避免过早或过度活动导致二次损伤。同时,应根据骨折部位和愈合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骨愈合。

  4. 个性化原则:不同部位的骨折需要不同的锻炼方法。例如,上肢骨折应以恢复手的握力为重点,下肢骨折则应以增强负重和步行能力为重点。

02

不同部位骨折的康复训练

上肢骨折

  • 锁骨骨折:早期可进行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等主动练习。骨折后两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等。骨折后三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 肱骨干骨折: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应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度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患肢向外上方经外下方再向内划弧圈,回至原处;同时健侧上肢向下经内上方向外划弧圈,回至原处。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可得到锻炼。以上锻炼方法每次15分钟,每天3~4次。

  • 尺桡骨骨折: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肩、肘关节的活动同肱骨干骨折。骨折愈合后的锻炼:骨折愈合后,增加前臂旋转活动及用手推墙动作,使上、下骨折端产生纵轴挤压力。

下肢骨折

  • 股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干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相同,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锻炼进程可适当加快。功能锻炼方法: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早期做趾与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旋转活动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每天3~4次,每次10下。术后第二周开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转、不内收情况下做髋与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三周后可主动做屈伸患肢练习,方法是坐在床边,小腿下垂,双脚踩地或脚蹬地,练习用双臂撑起上身和抬起臀部。在骨折恢复期,术后1个月要加强髋、膝、踝部的肌力,以恢复行走能力,加强下肢的稳定性。主要方法是进行坐位与站位转换活动练习,以锻炼髋关节;踝关节主动屈伸、旋转活动,以及下蹲起立。

  • 髌骨骨折:功能锻炼方法: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病人即可开始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髋、膝、踝、趾关节主动运动。固定后3~5天可两腿直腿抬高和膝关节屈伸运动,扶拐进行患肢负重练习。石膏固定的病人,4~8周可去除石膏,此时可做髌骨倾向被动活动,做主动屈膝活动练习,6~8周可负重行走。

  • 胫腓骨骨折:功能锻炼方法:外固定后早期,疼痛减轻即刻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运动,髌骨被动活动及足部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活动。外固定去除后,伤口愈合,可充分练习下肢各个关节活动,并逐步去拐行走。增加髋、膝、踝关节活动练习,可做起立与坐下练习,健肢站立,患肢做髋屈伸、内收。

03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遵循医嘱:所有训练必须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监测恢复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监测疼痛:在训练过程中如出现剧烈疼痛,应立即停止,并寻求医疗帮助。

  3. 保持规律性:定期进行训练,每周至少保证3-4次的活动频率。

  4. 营养支持:增加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支持骨骼修复。

  5.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心态,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就医,遵循医生指导,以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6. 避免二次损伤:患者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劳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或导致二次损伤。在恢复期间,患者应关注自身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处理。

  7. 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预防褥疮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持合理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

  8. 控制疼痛与炎症:疼痛和炎症是骨折恢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适当的止痛药和消炎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炎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然而,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药物。

  9. 心理调适:骨折是一种突发的意外伤害,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或沮丧。这些情绪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康复效果。因此,患者应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寻求心理支持等都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对骨折恢复的影响。

  10. 注意细节,避免误区:在骨折恢复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许多细节问题,避免走入误区。首先,定期复查是关键。医生需要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应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和频率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其次,功能锻炼是促进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恢复的有效方法。然而,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避免过早或过度活动导致二次损伤。同时,应根据骨折部位和愈合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骨愈合。此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也是骨折恢复的重要环节。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预防褥疮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持合理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另外,避免二次损伤也是骨折恢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患者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劳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或导致二次损伤。在恢复期间,患者应关注自身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处理。最后,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有些患者认为骨折后应该静养不动,以免影响愈合。然而,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反而会影响骨折愈合和康复效果。因此,患者在固定期间应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

骨折康复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过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康复锻炼,同时注意营养与休息、控制疼痛与炎症等细节问题。通过科学的自我管理和康复锻炼,以及适当的辅助治疗手段,患者可以更快地康复,重拾健康和生活的信心。同时,避免骨折恢复的误区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保持积极心态,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就医,遵循医生指导,以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