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泰州乔园,感受古典园林之美
打卡泰州乔园,感受古典园林之美
“淮左第一园”——乔园,这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的古典园林,历经四百多年的沧桑变迁,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泰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乔园原名日涉园,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之句,后因两淮盐运使乔松年曾在此居住,故又称乔园。2013年,乔园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研究明代园林艺术的珍贵实例。
乔园占地1500平方米,虽规模不大,但布局精巧,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设计理念。整个园林以山响草堂为中心,南部凿池叠山,北部辟有庭园,形成前园后宅的格局。园内建筑错落有致,山水花木配置得当,处处皆是诗画。
山响草堂是乔园的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七檩,硬山顶,翼角起翘,造型古朴典雅。草堂前的水池如带,山石环抱,主峰上矗立着三株石笋,形似三柄长剑直指苍穹。水池上架设一座环洞小桥,过桥入洞,便能领略曲径通幽之趣。草堂后的绠汲堂、松吹阁等建筑,与前部景观遥相呼应,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
乔园的园林设计,最令人称道的是其山水布局。园中虽无真山,但通过叠石造山,营造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水池虽小,却能映照天地,使人心旷神怡。池边的湖石假山,经过精心堆砌,呈现出“皱、透、瘦、漏”的特点,让人不禁感叹匠人的巧夺天工。
乔园的花木配置也别具匠心。园内以古柏为主,辅以高松、梅林,山坳水曲处多植天竹,庭前栽种腊梅、丛桂,厅间散植修竹、芭蕉,花坛间布置牡丹、芍药,通过花木季节的变化来表示四季的景色。这种设计手法,在江南私家园林中独树一帜,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
漫步乔园,随处可见的诗词楹联和精美砖雕,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这些文化元素,不仅是园林景观的点缀,更是古代文人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的体现。站在二分竹屋前,不禁让人想起郑板桥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何尝不是对乔园精神的最好诠释?
游览乔园,建议按照以下路线:从山响草堂开始,依次游览因巢亭、绠汲堂、松吹阁等景点。最佳观赏时间是秋季,那时园内的红枫与金桂交相辉映,更显园林之美。游览时,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每一处景致,感受古人“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生活智慧。
乔园,这座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泰州的历史脉搏,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领悟到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乔园,不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科书,值得我们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