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治疗湿疹:辨证论治结合内外兼治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55: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治疗湿疹:辨证论治结合内外兼治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虽然现代医学有其治疗方法,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在湿疹治疗中的作用。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生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如脾胃虚弱、外感风邪、饮食不节等。通过辨证论治,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配合中成药、外治法、饮食疗法和生活调理,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缓解湿疹症状,恢复皮肤健康。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医的智慧,告别湿疹带来的困扰吧!

01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生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如脾胃虚弱、外感风邪、饮食不节等。通过辨证论治,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配合中成药、外治法、饮食疗法和生活调理,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缓解湿疹症状,恢复皮肤健康。

湿热浸淫证

此证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休,渗液流滋;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赵炳南教授认为湿疹多因饮食伤脾,外受湿热之邪而致,辨证时既要重视湿热表象,又把握脾虚根本,治法上多清热利湿,以治其标,待湿热消退后,再健运脾胃治其本。

脾虚湿蕴证

此证型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流滋,可见鳞屑;伴纳少,神疲,腹胀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腻,脉弦缓。四川文氏皮科以“清补并行”作为脾虚湿蕴证的治疗原则,采用清热利湿与健脾益气并用的治疗方法,代表方剂为除湿胃苓汤加减。

血虚风燥证

此证多见于慢性湿疹,皮损肥厚粗糙,色素沉着,伴有阵发性剧痒;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治疗上以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为主,常用方剂为当归饮子加减。

02

中医外治法

除了内服中药,外治法在湿疹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湿疹的不同阶段和表现,可选用不同的外治方法。

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渗出明显者,可选用中药黄柏、生地榆、马齿苋、苦参等煎汤,冷湿敷,湿敷后用青黛散加甘草油外涂患处。

亚急性湿疹

亚急性湿疹可选用三黄洗剂、青黛散加甘草油外涂。

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可选用青黛膏、湿毒膏、润肌膏等,也可选用蛇床子、威灵仙、紫草等中药熏洗。

03

饮食疗法

根据湿疹的不同类型,中医推荐相应的食疗方案。

湿热蕴结型

推荐茅根薏苡仁粥:鲜茅根、生苡仁、粳米。先煮茅根20分钟,去渣留汁,再加入生苡仁和粳米煮成粥。茅根清热凉血,除湿利尿;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粳米温中益气,健脾益肺。

脾虚湿盛型

推荐山药薏苡仁芡实粥:山药100g,薏苡仁50g,芡实50g,冰糖适量。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芡实补脾止泻,祛湿止带。

04

生活调理

湿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选择全棉质地、宽松、透气性好的衣裤,尽量不穿丝、毛织品或人造纤维服装,贴身衣物最好不穿深色。洗衣后要多漂洗,去除肥皂、洗衣粉、香料等残留物。

发病期间或平时应忌食辛辣、腥发、温热性食物,以及煎、炸、烧、烤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建议饮食中酌加健脾、清心火的中药食疗,可选用冬瓜、薏米、红豆、鱼腥草、山药等煲汤。

居住环境的温度、湿度要适宜,室温以25度左右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不要养宠物,居室不铺地毯,经常除尘,衣服、枕头、被套、抱枕等用品要经常晾晒。

日常出行,不要让阳光直晒起湿疹的地方,出门需要撑伞和戴帽子,做好物理防护。适当锻炼身体,但需特别注意,减少汗液分泌刺激,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和慢跑等缓和运动。运动后马上洗澡,洗完后,迅速涂上有润肤、保湿功效的身体乳。

通过中医的内外兼治,患者不仅能够缓解瘙痒和皮损,还能在更深层次上改善身体状况,减少湿疹的反复发作。对于长期受湿疹困扰的患者来说,中医治疗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有效的选择。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饮食调理和情绪管理,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期早日摆脱湿疹的困扰,恢复健康肌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