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骨病预防:从生活方式到定期筛查
专家详解骨病预防:从生活方式到定期筛查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骨病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健康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朱迪,在新华网访谈中,为我们带来了科学预防骨病的专业建议。
专家简介:朱迪医生
朱迪医生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对骨关节疾病、骨质疏松症及脊柱相关疾病等常见骨骼疾患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诊疗经验。
科学预防骨病的关键措施
1. 合理晒太阳
阳光是维生素D合成的重要来源,而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至关重要。建议每周有两次主动接受15-30分钟的适宜阳光照射,特别是在夏季,要注意防晒与晒太阳的平衡。
2. 均衡饮食补钙
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对维持全年龄段人群的骨骼健康极为重要。推荐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例如牛奶、虾皮、坚果等。同时,要注重全面营养的补充,而不仅仅是钙质。
3. 改善生活方式
摒弃不良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并尽量减少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这些行为都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 规律适度运动
倡导进行规律且适当的体育锻炼,每周推荐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或跳广场舞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增强骨骼力量,预防骨质疏松。
5. 保持适宜体重
避免体重过轻或过重,特别是过度消瘦可能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因此,维持一个健康适宜的体重对于保护骨骼健康同样不可或缺。
特殊人群的预防要点
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普遍存在骨密度下降,且这一过程在绝经前就已开始,之后平均每年下降0.5%~1%。最新研究显示,唑来膦酸对绝经后女性有效,可降低骨折风险。这种药物每5年使用一次,疗效可维持10年,能将骨折风险降低44%。
老年男性
老年男性也可能面临骨质疏松的风险,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如果发现骨密度较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或补充钙剂。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定期体检是预防骨病的关键环节。建议所有65岁以上的女性进行骨质疏松症筛查,男性则应在70岁之前开始筛查,尤其是在存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健康问题时。如果在体检过程中发现有骨质疏松的相关迹象,应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进行检查。
结语
骨骼健康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体检,我们可以有效预防骨病的发生。朱迪医生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预防路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骨骼健康,享受高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