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昆明金殿:50万斤铜打造的明代道教建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00: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昆明金殿:50万斤铜打造的明代道教建筑

昆明太和宫金殿,这座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的古建筑,以其纯铜铸成的宏伟殿堂闻名遐迩。清朝康熙年间,平西王吴三桂耗巨资重建金殿,用铜五十余万斤,堪称奢华之极。如今,太和宫不仅是昆明重要的旅游景点,更是研究明清时期道教文化和金属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让我们一起探索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豪华铜殿吧!

01

金殿的历史沿革

金殿的建造历史可追溯至明朝万历年间。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云南巡抚陈用宾仿照湖北武当山天柱峰的太和宫及金殿样式,在昆明鸣凤山建造了这座铜殿,供奉北极真武大帝。然而,崇祯十年(1637年),巡抚张凤山将铜殿拆运至宾川鸡足山,后毁于“破四旧”。

现存的金殿为清康熙十年(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重建。吴三桂重建金殿不仅是为了彰显其平西王的显赫地位,更是在其六十岁寿辰之际,将其作为家庙,以自己的容貌铜铸神像,彰显其武功大德。重建工程浩大,极尽奢华,用铜量达五十余万斤,约占当时云南年产铜量的一半。金殿的重建,不仅体现了吴三桂的权势,也反映了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的金属铸造技术发展水平。

02

建筑特色

金殿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纯铜铸殿,重约250吨,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金殿坐东朝西,面阔三间,通面阔615厘米;进深七檩,通进深612厘米,平面形状接近正方形,重檐歇山顶。金殿通体均为铜质,不仅主体结构为铜铸,内部所悬匾额、楹联、帷幔也均为铜质。

金殿每面四根檐柱,柱径20厘米;殿内共四根金柱,柱径21.5厘米。前檐出廊。明间装三对门扇,门扇为上部云龙纹,下部为凤纹;两次间各装一对门扇,上部为寿字纹,下部是麒麟纹。其余南、北壁各镶八扇门扇,东壁镶十扇门扇,均不可开启,纹饰与西面次间相同,只是下部换为了团龙纹。柱础均为铜质,刻十二瓣莲花。地面以下的柱顶石与柱础一体铸造,亦为铜质。太和宫金殿四角各有一擎檐柱,边长16.5厘米见方,倒梅花线角。柱身分三段,中段镂空,四壁饰金钱眼,上段贴鎏金雕花板。擎檐柱柱础亦为铜质,形象为双层莲座叠置。

金殿重檐歇山顶,上下戗脊端各饰走兽四个,无骑凤仙人,每组小跑中各有两个捧笏文臣。屋面无望板,椽为板椽,平行排布至翼角,其上直接铺板瓦,再盖筒瓦,每块瓦片均为独立铸造。屋面曲线平滑流畅,上下檐均为滴水坐中。正脊两端饰龙吻吞脊,无剑把,龙尾向外卷曲。脊刹饰火焰宝珠,两侧的正脊似无分段接缝,为整体铸成。屋面装饰表现出一定地方特色。

金殿檐下、柱子上悬挂有数量众多的匾额、楹联,均为铜质,是太和宫深厚文化底蕴的见证。正面上檐下悬挂蓝底金字“仁威之殿”匾,上款“皇清康熙岁次丁卯秋八月既望”,下款“总督云贵等处地方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范承勋拜手敬书”。

03

文化价值

金殿不仅是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研究明清时期道教发展、政治变迁和金属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殿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金殿的建筑工艺精湛,展现了当时云南地区的金属铸造技术和石雕工艺水平。金殿的重建,不仅体现了吴三桂的权势,也反映了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的金属铸造技术发展水平。金殿的建筑工艺精湛,展现了当时云南地区的金属铸造技术和石雕工艺水平。

04

游览体验

金殿名胜区位于昆明市东北郊的鸣凤山,交通便利。游客可乘坐地铁5号线至世博园站,出站后换乘公交47路或235路,在“金殿(穿金路口)”站下车即可到达。景区开放时间为每日7:30—18:00,目前免费开放,但需实名预约,预约平台为“一部手机游云南”APP或小程序。

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太和宫金殿、铜文化景廊、山茶花观赏区等。游客可从西门进入,依次游览二天门、太和宫、铜殿、吴三桂大刀展馆、秋园等景点。Alternatively, visitors can enter from the north gate and follow the route of Taihe Palace → Copper Hall → Laojun Temple → Camellia Garden → Azalea Elite Garden → East Gate.

金殿不仅是昆明的重要旅游景点,更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建筑。其独特的建筑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使其成为研究明清时期道教文化、金属工艺和历史变迁的重要实物资料。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者,还是对古建筑着迷的游客,金殿都值得一探究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