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衣物着火,这些消防技巧必须知道
老人衣物着火,这些消防技巧必须知道
近日,四川宜宾一位84岁独居老人在使用火盆取暖时,不慎引燃身上衣物,导致全身多处重度烧伤,双手失去知觉,医生甚至建议截肢。这一令人揪心的事件再次敲响了冬季老人防火安全的警钟。
当遇到老人衣物着火的紧急情况,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关键:
迅速脱去燃烧衣物:立即帮助老人脱去着火的衣物,并用脚踩灭火焰。如果无法脱下,应就地打滚以压灭火势。
避免奔跑和高声喊叫:奔跑会加剧火势,头面部着火时喊叫可能导致呼吸道损伤。
就近取水灭火:使用水源浇灭火焰,但烧伤面积较大时避免跳入水中,以防感染。
冷却烧伤部位:用冷水冲洗小面积烧伤处约30-60分钟,降低温度。
简单包扎:用干净布料轻轻覆盖烧伤部位,防止感染。
及时就医:尽快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除了掌握应急处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做好预防工作:
避免使用明火取暖:电热毯、“小太阳”等取暖设备要远离可燃物,使用后及时断电。
定期清理家中可燃物:保持居住环境整洁,减少火灾隐患。
使用合格的取暖设备:选购正规厂家产品,注意用电安全。
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教育老人改掉卧床吸烟等不良习惯。
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
子女多加关注:定期检查家中安全隐患,帮助老人建立安全意识。
据统计,近5年来,本市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共发生火灾20053起,其中火灾起数、死亡人数、损失金额均超过总数三成。从火灾死亡人员年龄分布来看,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了总数的60.9%。在因火灾死亡的老年人中,瘫痪、残疾或患有其他疾病的老年人,又占了老年人死亡总数的56.7%。
老年人亡人火灾多发,与老年人防火意识、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针对老年人亡人火灾多发,应如何做好老年人家庭的火灾防范?上海消防部门提醒应做好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一、要清理和减少家庭可燃物。从大量火灾案例分析,发生火灾的老年人家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可燃物多!许多老年人生活节俭,家庭内老物件多,有些甚至有收集废旧物品的习惯,加之冬季家庭本来衣物、被褥等可燃的日用品多,极大增加了火灾风险,一旦用火用电出现意外,极易酿成火灾。同时大量可燃物的堆积也会影响发生火灾后的疏散逃生。
二、老年人要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改掉不良生活习惯。一是电气设备、线路老旧要及时淘汰更换,比如插座松动易引发接触不良火灾,绝缘龟裂、破损易引发短路、漏电火灾。二是使用取暖器、电热毯等电加热器具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使用,尤其是取暖器应与可燃物保持足够间距。三是不要卧床吸烟。四是要妥善应对突发火灾。很多火灾案例显示,许多老人在扑救火灾未果或者拿取财物后丧失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时机。因此,发生火灾后,应第一时间逃生,不要留恋财物。
三、要关爱老年人消防安全。子女应关注老年人家庭消防安全,及时帮助老年人清除火灾隐患,纠正老年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教会老年人掌握防火安全常识。社区开展助老、护老活动的志愿者、社工、护工等人员要提醒、帮助老人关注消防安全,防范火灾发生。
四、增加老年人家庭的消防设施。如配备家用水基型灭火器,可以有效扑灭初起火灾;安装单点式火灾报警器,可及早发现火灾并警示周围人员;安装燃气报警器,可以及时发现燃气泄漏。
冬季是火灾高发季节,老人因年纪大反应慢等原因成为冬季亡人火灾的主要受灾群体。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老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除身边的火灾隐患,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居住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