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型储能写入政府报告,储能公司年终总结透露哪些经济信号?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49: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型储能写入政府报告,储能公司年终总结透露哪些经济信号?

2024年,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述变化,更标志着我国储能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储能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

01

政策引领,储能产业驶入快车道

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发展新型储能”。这一重要表述,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统计,2024年1-7月,国家层面新增发布储能相关政策497项,是去年同期的1.6倍。截至7月底,累计发布的储能政策已达2200余项,涵盖了发展规划、市场机制、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为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02

市场爆发,装机规模创历史新高

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储能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国已建成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530万千瓦/7768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2%,较2023年一季度末增长超过210%。

从地区分布来看,西北地区凭借丰富的风光资源,已成为全国新型储能发展最快的区域,装机容量达到1030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9.2%。华北、华中、南方等地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03

技术突破,创新驱动发展

储能技术的持续创新,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动力。目前,我国储能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各类技术均取得重要突破。

在电化学储能领域,锂离子电池仍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累计装机量占比达98%。同时,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新兴技术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2024年初,国家能源局公布了56个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涵盖了目前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为新技术的应用实施提供了重要平台。

04

价格下行,行业洗牌加速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储能产品价格的大幅下滑也成为2024年的一个显著特征。据统计,储能电芯平均价格从2023年初的0.9-1.0元/Wh降至年末的0.4-0.5元/Wh,降幅接近50%。储能系统平均价格也降至约0.8元/Wh,下降40%。

这一轮价格下滑,主要受到市场供需失衡、技术进步和原材料成本波动等因素影响。虽然价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但也加速了行业洗牌进程,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05

国际布局,企业加速出海

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储能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2024年,多个重要海外市场出台政策支持储能产业发展,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如,欧洲的“绿色新政”提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美国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鼓励储能项目投资。沙特等新兴市场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储能发展目标,计划到2030年部署48GWh电池储能系统。

我国储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亮眼。以沙特首批电池储能系统资源采购为例,共有9家中国企业通过资格审核,显示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06

展望未来,前景广阔

展望未来,储能行业的发展前景令人振奋。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在COP29气候大会上发布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储能装机需要增加至1500GW,其中电池储能将达到1200GW,相当于当前规模的近15倍增长。

在国内市场,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储能将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产业优势,更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储能产业必将在推动能源革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