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1·20心梗日:这些预警信号你必须知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1·20心梗日:这些预警信号你必须知道!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5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4/12/11/ARTIe1NBDxBCeWAvtoCfZmyg241211.shtml
2.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4114493330/71035326b8.shtml
3.
http://www.news.cn/science/20241120/96174977113e4922b0b93c7448eb7b87/c.html
4.
http://www.suixi.gov.cn/bmxxgk/wsjkj/gzdt/content/post_1992842.html
5.
https://www.trsrmyy.cn/xwzx_jkkp/010032600005080.html

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这是一个关乎生命的重要日子。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0万人发生急性心梗,每18秒到20秒就有一例心梗事件发生,而未得到及时救治的患者死亡率超过30%。

心梗的预警信号

心梗并非毫无预兆,身体会在发病前数天甚至数周发出预警信号。这些信号可能包括:

  1. 胸部不适:这是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迫感、闷胀或钝痛,有时会向左肩部放射。这种不适感可能持续几分钟或反复出现。

  2. 上半身疼痛:疼痛可能扩散到肩膀、手臂、背部、颈部或下巴,尤其是左侧。这种扩散的疼痛可能呈现为钝痛或酸痛。

  3. 呼吸急促:在没有明显活动的情况下感到呼吸困难,甚至需要用力呼吸。这种症状在休息时也可能加重,尤其在睡觉平躺时更为明显。

  4. 消化道不适:上腹疼痛、恶心、胃灼热或呕吐,容易与胃肠疾病混淆。这些症状通常与心脏灌注不足有关。

  5. 突发的极度疲劳或虚弱感:许多患者在心梗发作前会经历难以解释的全身疲惫,即便是完成轻微活动也会感到精疲力尽。

  6. 冷汗、头晕和心慌:这些自主神经症状常被报告,特别是在心梗即将发作时。这种冷汗往往与情绪上的不安或“濒死感”同时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和老年人可能会有不典型的表现。例如,女性可能主要表现为疲劳、恶心或呼吸急促,而老年人则可能出现无痛性心梗,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心悸、憋气等症状。

高危人群与诱因

心梗的高危人群包括:

  •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
  • 肥胖、高龄人群
  • 有早发猝死家族史的人
  • 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者

心梗的常见诱因有:

  • 寒冷天气:秋冬季节是高发期
  • 晨练:清晨是心血管事件高发时段
  • 情绪激动:过度兴奋或悲伤可能诱发
  • 便秘、饱餐:增加心脏负担

黄金救治时间

一旦出现疑似心梗的症状,应立即采取行动:

  • 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
  • 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不要自行驾车前往医院
  • 如果手头有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且明确不对这些药物过敏,可以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服用
  • 若患者失去意识且停止呼吸,周围的人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时间就是生命,心肌细胞一旦缺血受损,是不可逆的。研究显示,急性心梗患者在发病后的一个小时内如果能够开通血管,平均死亡率仅为1.6%,而延迟到6个小时,死亡率则上升至6.0%。

预防措施

预防胜于治疗,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 防寒保暖:外出活动时要添加衣服,出门戴上口罩帽子围巾
  • 预防感冒: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可接种流感疫苗
  • 健康饮食:选择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抽烟喝酒、熬夜
  • 适度运动:秋冬季节建议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运动
  • 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需坚持服药

心梗虽然可怕,但通过识别预警信号、及时就医和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其危害。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心脏健康,守护生命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