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中华硬笔书法红极一时,如今销声匿迹,是时代使然还是功力不够?
庞中华硬笔书法红极一时,如今销声匿迹,是时代使然还是功力不够?
在中国硬笔书法教育领域,如果说庞中华先生居第二,估计没人敢称第一。他凭借自身的刻苦努力,开创了中国硬笔书法教育的盛世,填补了当时中国书法的空白,一举创造了5元成本豪赚一个亿的神话,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文化富翁。
庞中华先生当年的热度堪称奇迹,他准确地踩中了书法发展的转折点,顺应时代开创了中国的硬笔书法教育。在最辉煌的时候,市面上有十余种庞中华硬笔书法字帖同时在售,非常受到年轻人和学生群体的欢迎,当时几乎每个学生都曾拥有过一本庞中华先生的硬笔字帖。
庞中华先生的硬笔书法六体皆能,特别是他的楷书和行书书法最受欢迎。其结字端正大方,温润俊美,非常迎合大众审美。并且庞中华先生紧追时代潮流,将当时非常流行的文学作品写成字帖,比如《汪国真诗集》、《席慕蓉小语》等作品非常受欢迎,让读者在感受书法美的同时领悟文章之美,同时拥有双重享受。
庞中华先生对待书法的态度非常认真,他所写的每本字帖,无论内容多少都是他一笔一划认真书写的,并非电脑排版的结果,这让他的每本字帖都有其独特性,这也是庞中华先生备受民众敬仰的地方。
另外庞中华先生不但精通书法,还精通音乐,并且经常将音乐和书法联系起来,用他的话来讲就是:“书法是凝固的旋律,音乐是流动的线条。”,非常形象地诠释了音乐和书法之间的关系。
庞中华先生还经常带着手风琴讲授硬笔书法课,生动地讲授旋律和线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更为直接地理解书法的抒情和节奏。在现在看来,庞中华先生当时的授课方式还是非常先进的。
庞中华先生当年在中国硬笔书法教育领域绝对是处于统帅的地位,当时的田英章等人都的望其项背。然而时过境迁,田英章等人依旧活跃在书法教育领域,而庞中华先生早已经淡出了群众的视野,几乎销声匿迹。造成这样落差的原因,有时代的原因,也有庞中华先生个人的原因。
首先说时代的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打字代替了手写文字,人们手写文字的用处越来越少,很多人除了个人签名几乎不再需要写其他字,这让硬笔书法的需求降低,更多人开始重新回归传统毛笔书法的学习,以求寻根溯源,硬笔书法的受众极大地减少了,硬笔书法教育行业也就进入了寒冬。
在这样的时代转变下,庞中华先生个人的短板就显露出来了,那就是他的书法功底太过单一,硬笔书法优秀但是毛笔书法却不堪入目。这也注定他无法适应时代的转变改变赛道。在这一点上,拥有着雄厚毛笔书法功底的田英章等人就显露出明显的优势,可以在毛笔书法教育领域继续呼风唤雨。
随着毛笔书法再次受到民众的重视,庞中华先生的硬笔书法也遭受到更多的质疑。其书法中缺少毛笔书法基础,完全是用硬笔描绘毛笔笔画形态的书写风格被越来越多的人嫌弃,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将庞中华先生的硬笔书法踢出了专业书法的行列,归为美术字一类。
尽管上面的评价太过偏激,但是庞中华先生缺乏传统毛笔书法功底的事实是得到广泛认同的,这也注定他的书法水平无法达到一个与其名声相配的高度。但是不管怎样,庞中华先生对中国硬笔书法教育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如今庞中华先生依旧在从事硬笔书法教育,继续为中国的书法教育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