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背后的科技巨头崛起之路
歼-20背后的科技巨头崛起之路
2024年6月,一则消息震惊了中国资本市场:中航电测宣布恢复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成飞集团)的重组进程。这意味着,生产中国最先进隐形战斗机歼-20的成飞集团,即将登陆A股市场。
歼-20:中国航空工业的巅峰之作
歼-20是中国首款第五代隐形制空战斗机,代号“威龙”。自2011年首飞以来,歼-20已经发展成为解放军空军的主力机型。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 最大速度:2.0马赫
- 巡航速度:≥1.5马赫
- 实用升限:20,000米
- 最大航程:5,500公里
- 作战半径:2,000公里
歼-20不仅具备优异的隐身性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还配备了先进的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它能够携带霹雳-10近距空空导弹、霹雳-15远距空空导弹以及雷石-6精确制导炸弹,具有强大的空中作战和对地打击能力。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巅峰之作,歼-20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够自主研发和生产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的国家。它不仅提升了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也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实力。
成飞集团:中国航空工业的中坚力量
成飞集团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航空工业集团)的重要子公司,也是中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基地。公司成立于1958年,拥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
在军机领域,成飞集团研制生产了歼5、歼7、枭龙、歼10等系列飞机数千架,其中歼-10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在民机领域,成飞集团与成飞民机公司共同承担了C919、ARJ21、AG600等重要机型的研制生产任务。此外,公司还在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
成飞集团的经营业绩表现亮眼。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2.91亿元,净利润13.13亿元。然而,公司也面临着高资产负债率的问题,2022年和2023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1.76%和89.32%。
成飞借壳上市:一波三折的资本运作
成飞集团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14年,公司就曾计划借壳成飞集成上市,但因国防科工局的干预而暂停。2023年1月,成飞集团再次启动上市计划,选择通过向中航电测发行股份的方式实现整体上市。
根据重组方案,中航电测将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航空工业集团持有的成飞集团100%股权,交易作价174.39亿元。交易完成后,中航电测的主营业务将从飞机测控产品和配电系统扩展到航空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生产。
然而,2024年5月,由于参与本次重组的证券服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被暂停证券服务业务,项目审核被迫中止。幸运的是,中航电测及时更换审计机构,完成了必要的审计工作,并向深交所提交了恢复审核的申请。
中国航空工业的未来展望
成飞集团的上市,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推进资产证券化的重要一步。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优质资产,成飞集团的上市将为公司带来更广阔的资本市场支持,有助于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
从整个行业来看,中国航空工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以C919大型客机为例,目前订单已超过1300架,并正在申请欧洲航空安全局的适航认证。新一代战斗机计划也在加速推进,绿色航空和智能制造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中国航空工业将继续沿着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的道路前行。尽管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但通过不懈努力,航空业有望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更高的安全标准和环境友好性。
成飞集团的上市,不仅是一个企业的资本运作,更折射出中国航空工业的整体发展态势。随着更多优质资产的证券化,中国航空工业将在全球航空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