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蜜蜂蜇伤,这么处置才好!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18:0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蜜蜂蜇伤,这么处置才好!

夏季是被蜜蜂蜇伤的高发季节,被蜜蜂蜇伤后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蜂蜇伤的症状、紧急处置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您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

什么是蜂蜇伤?

蜂蜇伤是指被蜂尾蜇伤后毒液注入人体伴(或)毒刺留在皮肤内所致。轻微的蜇伤会使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瘙痒中毒等皮肤过敏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昏迷等,如抢救不及时甚者会导致死亡。夏秋季较易发生。

常见的蜂类蜇伤主要是蜜蜂和黄蜂 (又称马蜂)。二者均建巢群居,一旦受到惊扰就会倾巢而出。蜜蜂蜇刺生有倒钩,蜇人后蜇刺脱落,蜜蜂死亡。蜜蜂性情温和,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发起攻击,只有受到威胁时才会殊死一搏。而胡蜂又称“杀人蜂”,体型较大,性情凶猛,攻击性和毒力较蜜蜂强。民间常说的马蜂、黄蜂、土蜂、细腰蜂等均为胡蜂,胡蜂蜇刺不易脱落,可反复蜇刺。

被蜜蜂蜇伤后为何危害这么大?

被蜂蛰伤人后通过毒刺将毒液注入人体,这些毒液中含有神经毒素、血液毒素,可以通过神经、血液、淋巴系统向外周扩散,因不同毒素以及毒物的多少,故中毒表现不一样。

蜂蜇伤有什么症状?

蜇伤部位

蜇伤后局部皮肤立即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过敏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化脓、坏死,形成不同大小的溃疡面。

过敏反应

蜇伤后数分钟到数小时,表现为迅速扩大的皮疹、憋闷、呼吸困难、喉头水肿、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泻。过敏性休克是早期支气管痉挛、窒息、肺水肿、致死的主要原因。

溶血

尿呈茶色至酱油色,腰痛、肾功能改变,后期可表现不同程度贫血。

肾脏损伤

毒素直接作用于肾小管或因溶血造成,表现为全身水肿、少尿、肾功能改变。

肝损伤

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致肝细胞坏死,表现为肝损伤相关的血清酶升高。

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影响

心肌梗死及神经系统损伤等。

蜂蜇伤的紧急处置

【温馨告知】蜂蛰伤后数分钟至24小时,尤其是6小时内是黄金急救期,蜂蜇伤急救三原则:排除毒素、减少吸收、中和毒素。

清除蜇刺

蜜蜂蛰后会在人体皮肤留下蛰刺,马蜂蛰后,一般不残留蛰刺,还可继续进攻。蜇刺刺入浅可用胶布粘贴去除、用卡片刮出,刺入较深可用消毒细针挑拨去除,切勿用镊子拔除,因为镊子夹住毒刺时,会挤压毒刺,使得毒刺内残留的毒液再次被挤入人体,加重过敏反应。有条件的可用吸奶器或者拔火罐吸出毒汁。注意不要挤压蛰伤处,以免将蜂毒挤入深部组织,加重中毒。

绑扎伤口近心端

减少静脉及淋巴液的回流,可暂时阻止蜂毒吸收,转送途中应每隔30分钟松绑一次,每次1~2分钟。

彻底清洗创口

首先判断蜂种,分清是马蜂还是蜜蜂蜇伤。蜜蜂蜂毒呈酸性,用肥皂水、苏打水、碳酸氢钠等碱性溶液。马蜂毒呈碱性,用食醋、稀盐酸冲洗。当无法判断是蜜蜂还是马蜂时,选择流动水进行冲洗。

【温馨告知】在野外可用鲜马齿苋和夏枯草捣烂敷于患处,可以减轻疼痛和中毒症状,并赢得施救时机。

局部红肿可外用炉甘石洗剂

红肿严重伴有水疱渗液时,可用3%硼酸水溶液湿敷。同时口服抗组胺药。

局部冷湿敷,减轻疼痛和肿胀

四肢被蜂蛰伤后应减少活动,并用冰袋冷敷,减少毒素吸收。

及时就医

如果被蛰后出现全身皮疹、呕吐、头晕、头痛、乏力、呼吸困难无尿少尿或酱油色尿等全身症状,需立即拨打120就近就医抢救。

对症治疗

如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同时注意监测血压、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防治中毒性脑病、肝病等。

如何预防被蜂蛰伤

外出游玩或工作时,尽量远离草丛、灌木丛及蜂巢,避免惊扰蜂巢,更不能乱捅蜂巢。

尽量穿长袖长裤的衣服、戴帽子,不要穿深色、鲜艳的衣服,最好穿戴浅色光滑的衣物,因为蜂类的视觉系统对深色物体在浅色背景下的移动非常敏感。

香水和化妆品均含有模仿天然花香的成分,容易招蜂,故不要喷香水,不要吃甜食,避免吸引蜂群。

如被蜂群攻击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或躲进屋内关好门窗、也可蹲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复扑打,尤其做好头面部、手等暴露部位的保护。

阳台收衣请抖一抖,蜂类喜欢藏于阳台晾晒的衣物中,收衣后或穿衣前,适当抖一抖,有利于驱逐藏于袖管裤管内的蜂类。

如不幸被蜂蛰伤,不可挤压抓挠伤口,以免毒液扩散和皮肤感染,过敏体质人群尽早就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