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新地标上线,你最想去哪个?
邯郸新地标上线,你最想去哪个?
“精致了364天,最后一天塌房了”——这句爆火网络的“鸡窝头女孩”的金句,让邯郸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城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而就在最近,邯郸又推出了一系列新地标和文旅项目,让这座古城焕发出新的活力。
“成语之树”:邯郸最新打卡圣地
在邯郸开元名都酒店的大堂里,一棵由420个成语打造的“成语之树”正式亮相。这棵寓意美好的成语之树,不仅成为了邯郸的新地标,更是邯郸深厚文化底蕴的象征。
这棵“成语之树”设计灵感源于邯郸一棵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槐树,被誉为“天下第一槐”。树上镶嵌的420个成语,都是精心挑选的美好寓意成语,其中特别突出了彰显邯郸形象的成语。整棵树采用金属材质,运用现代解构艺术手法,将古槐的干粗叶茂与智者形象完美融合。微风拂过时,仿佛能听到槐叶与智者低语,诉说着邯郸往昔的成语典故。
数字赋能:让历史“活”起来
在大名古城,一场名为“数字瓮城光影秀”的演出正在上演。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名古城灯光闪烁,随着音乐声响起,城墙上一头头雄鹿向游客奔跑而来,春秋时期的五鹿城在眼前重现,不一会儿,一条金龙在城墙上飞舞,北宋时期的“北京大名府”璀璨耀眼,跃然眼前。
大名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城墙管理处负责人高扬介绍,为重现瓮城形象,大名古城精心打造了“数字瓮城光影秀”,运用全息投影等手段,将明代大名府城门瓮城的历史场景、建筑细节真实再现。此外,还运用了高精度数字孪生技术与AR融合技术,对大名府古城进行了数字化建模,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扫描投影上的二维码进入“数字瓮城”,在光影的交互中体验AR瓮城,探索瓮城的奥秘。
在大名古城内的数字府衙体验馆,游客可以通过先进的电子设备,以虚拟互动的形式,游览大名古建筑。大名县本地人刘伟说,“在数字府衙体验馆可以体验到全息影像、VR、幻影成像等数字技术,对场景的还原展现了大名府衙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
沉浸式体验:让文化“动”起来
在武安伯延古镇,一场名为《商帮归来》的大型沉浸式演出正在上演。游客们纷纷化身“父老乡亲”,为曾受欺压走投无路,想要谋出路的武安“五兄弟”呐喊助威;在徐府大院里,游客化身参加婚礼的“亲戚”和“东家”,参加徐府大婚,礼成后,还能体验新郎的“略备薄酒”。
伯延古镇依托150多座清末民初的老宅院,打造了多个文旅场景。节假日期间,大型沉浸式演出《商帮归来》精彩上演。演出主要以歌舞、情景剧的表现形式讲述武安商人筚路蓝缕的创业史,探寻明清武安人在困境中破壁致富的历程,让游客身临其境,全程体验武安商帮的独特魅力。
伯延古镇的名声越来越响,来这里探索武安商帮文化与欣赏古建筑之美的游客越来越多,其中,以棋盘格而出名的恒庆堂受到游客的好评。“恒庆堂有六套院子相连通,犹如棋盘格一般,这座老宅为清末伯延徐姓第十二世祖徐春芳所建,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62岁的房东徐九江是徐家后人,现担任恒庆堂的管理员兼讲解员。他说,近年来,古镇旅游的发展让老房子更好地保存下来了,还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下一步想要把老房子改造为独具特色的商帮民宿,吸引更多的游客到伯延古镇沉浸式体验建筑文化与商帮文化。
古城新貌:让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
广府古城,这座有着“北国小江南”美誉的古城,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古城墙经过修缮,府衙得到修复,太极文化被深度挖掘。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古城风貌,还可以跟着太极拳传承人学习太极拳。
广府古城的夜景更是美不胜收。元旦春节期间,广府灯会将闪亮登场,让游客体验千灯映古城的风采,引人入胜的水上火壶和飞天凤凰表演也将在广府古城亮相。
在邯郸,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无论是数字文旅项目,还是沉浸式演出,亦或是古城改造,都在向世人展示着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城的新面貌。正如一位网友所说:“邯郸,这座三千年没改过名字的古城,历史底蕴和石窟都不输洛阳,知名度却大不如前者。不过邯郸有自己的出圈方式,随着‘鸡窝头讲解员’小姐姐爆火,这沉淀了三千年的老baby终于发力了!”
让我们期待,未来的邯郸,将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