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烟花爆竹安全指南:从选购到燃放全流程要点
春节烟花爆竹安全指南:从选购到燃放全流程要点
春节前夕,多地已陆续发布2025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在延续传统习俗的同时,如何确保燃放安全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将从选购、政策、案例到具体操作,为您详细解析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要点。
如何选购合格的烟花爆竹
选购烟花爆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看经营者证照:务必在具有《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的正规场所购买,避免无证摊点或非法商贩。
看产品级别:根据国家标准,烟花爆竹分为A、B、C、D四级。普通消费者应选择C、D级产品,这些产品适于室外开放空间燃放、危险性较小。
看外观标志:产品外观应整洁、无霉变、完整未变形、无漏药现象。产品标识标志应完整、清晰,内容应包含产品名称、消费类别、产品级别、产品类别、制造商名称及地址、含药量、警示语、燃放说明、生产日期、保质期。
看安全引线:安全引线是一种能控制燃烧速度的外部裹有一层防水清漆的引火线,颜色一般为绿色。选购的烟花爆竹产品引火线(除摩擦类和部分线香类外)应无霉变、无损坏、无藕节。
看产品种类:爆竹类产品要注意引火线长度和结鞭牢实度,不松垮。吐珠类产品应选购筒体较粗、硬,引火线较好的产品。升空类产品应选购安装牢固,导向杆完整,粗细均匀,平直的产品。组合类和喷花类产品要注意产品结构必须牢实不松散、筒体结实、较硬较厚,引火线必须是绿色安全引线。
各地最新燃放政策
不同城市对烟花爆竹的燃放时间和区域有明确规定:
东莞: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全天,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的6时至23时。
佛山顺德:2025年1月22日至2月12日(农历春节期间,即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全天,春节期间的8时至23时,其他法定节日的10时至22时。
昆明:腊月二十至正月十五(2025年1月19日至2月12日,共计25天)。禁止在11类地点和区域燃放,包括学校、医院、文物保护单位等。
南京:玄武、秦淮、建邺、鼓楼、雨花台、浦口区及江北新区全域禁止燃放。栖霞、江宁、六合、溧水、高淳区部分区域禁止燃放。在全市非禁放区,继续设置20个引导性集中燃放点。
郑州:1月22日(腊月二十三)早7时至23时;1月28日(除夕)早7时至1月29日(正月初一)凌晨1时;1月29日(正月初一)至2月2日(正月初五)每日早7时至23时;2月12日(正月十五)早7时至23时。重污染天气期间和上述规定以外的时间禁止燃放。
丹东:2025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至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8时至22时可以燃放,其中1月28日(农历除夕)、1月29日(正月初一)、2月12日(正月十五)全天不限时。
沈阳:沈阳市三环绕城高速公路环线以内区域(含绕城高速公路)、大东区四环路以内行政区域、浑南区沈丹高速公路以西四环路以内的行政区域、沈北新区京哈高速公路以西四环路以内的行政区域禁止燃放。
大连: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全域;甘井子区南关岭街道、甘井子街道、椒金山街道、中华路街道、周水子街道、泡崖街道、机场街道、泉水街道;高新区凌水街道、七贤岭街道禁止燃放。
违规燃放的危害
近期,多地发生因非法储存、经营或不当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安全事故:
2023年7月11日,某地一家养猪场发生一起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7人遇难。
2019年2月5日,某地一便利店发生一起涉及非法经营的较大烟花爆竹火灾事故,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496万元。
2022年12月19日,某地发生一起非法运输烟花爆竹车辆爆燃事件,致2人死亡。
2023年1月21日,某地一7岁男童被邻居扔偏的炮仗炸伤,导致其右臂被截肢,右脸右耳被缝十多针。
这些案例警示我们,烟花爆竹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安全燃放要点
选择合适场地:在空旷、平坦的地方燃放,远离易燃物和人群密集区域。遵守当地禁放区规定,如山林、高压线附近或易燃易爆场所。
正确操作:固定烟花位置,避免手持燃放(特殊设计除外),点燃后迅速撤离至安全距离。使用香烟或长香点燃引线,切勿直接用明火。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燃放。
异常处理:若出现熄火等情况,不要立即靠近检查,至少等待15分钟后再确认。不得尝试重新点燃已点燃但未正常燃放的烟花爆竹。
防护措施:燃放时建议佩戴耳塞保护听力,避免炮灰入眼。一旦炮灰入眼,切勿揉搓,可用清水冲洗。
清理现场:燃放结束后及时清理残屑,并用水浇灭余火。
呼吁文明燃放
烟花爆竹虽能增添节日气氛,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请广大消费者严格遵守当地燃放政策,选购合格产品,按照说明书正确燃放。让我们共同努力,度过一个平安、欢乐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