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鹏春晚“烧鸡”风波:相声艺术的困境与突围
岳云鹏春晚“烧鸡”风波:相声艺术的困境与突围
2023年央视春晚,一段名为《我的变、变、变》的相声节目引发了广泛争议。节目中,相声演员岳云鹏在表演过程中突然变出一只烧鸡,这一出人意料的桥段不仅没有引发观众的笑声,反而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这只“烧鸡”成为了岳云鹏春晚表演的标志性符号,也引发了人们对相声艺术在新时代发展的深刻思考。
连续登台引发争议
岳云鹏已经连续多年登上春晚舞台,成为相声界最具代表性的演员之一。然而,他的表现却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质疑。2023年春晚的《我的变、变、变》中,岳云鹏不仅变出了烧鸡,还出现了多次笑场和超时的情况。2024年春晚,岳云鹏与孙越的相声《年三十的歌》再次引发争议,被指内容陈旧、缺乏新意。
面对这些质疑,岳云鹏的粉丝们辩称,他是在用一种新的方式吸引年轻观众,让传统相声艺术焕发新生。然而,这种解释并没有得到大多数观众的认可。许多人认为,岳云鹏的表演已经偏离了相声艺术的本质,变成了单纯的“耍宝”和“出洋相”。
公平公正原则的讨论
岳云鹏连续登上春晚舞台,引发了关于公平公正原则的讨论。有观点认为,春晚作为国家级的大型晚会,应该给更多优秀的相声演员提供展示的机会,而不是年复一年地邀请同一个人。相声界不乏实力派演员,如苗阜、王声、高晓攀、尤宪超等人,他们同样值得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更有网友指出,岳云鹏的春晚节目多次出现质量问题,甚至有违反“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嫌疑。所谓“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强调文艺创作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而“二为方向”则是指“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强调文艺作品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导向。岳云鹏的表演是否真正达到了这些要求,值得深思。
德云社的饭圈化经营
岳云鹏的持续走红,离不开德云社的精心打造。近年来,德云社在郭德纲的带领下,逐步从一个传统的相声团体转型为现代化的艺人经纪公司。这种转变带来了显著的商业成功,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以秦霄贤为例,这位被德云社力捧的“头霄”,虽然在业务能力上饱受质疑,但依然获得了大量资源倾斜。他不仅频繁出现在各类综艺节目中,还有多部待播的影视剧作品。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怀疑:德云社是否正在用“流量至上”的思维取代对艺术品质的追求?
新搭档张若昀的表现
2025年春晚,岳云鹏的搭档换成了演员张若昀。这一变化引发了观众的好奇和期待。张若昀以其儒雅的气质和扎实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但作为相声新人,他的表现如何还有待观察。
反思与展望
岳云鹏的“烧鸡”风波,折射出的是传统艺术在新时代面临的困境。如何在保持艺术本真的同时吸引年轻观众?如何在商业化浪潮中坚守艺术追求?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岳云鹏和德云社,也是整个相声界乃至整个文艺界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春晚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艺舞台,承载着传播优秀文化、推动艺术创新的重要使命。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有才华的艺术家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光彩,也期待看到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在这里诞生。只有这样,春晚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春晚”,相声艺术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