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会芳17年寻亲路:上海温暖背后的感动
姚会芳17年寻亲路:上海温暖背后的感动
2024年春节前夕,一个跨越60年的亲情故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60岁的姚会芳从河南洛阳赶赴上海宝山,与失散多年的亲人团聚,结束了长达17年的寻亲之路。
一个关于“家”的疑问
“家在哪儿?”这个问题,姚会芳想了整整几十年。
1964年,姚会芳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由于家里条件困难,她一出生就被送往福利院,一个月后又被送到洛阳养父母家中。从记事起,她就从邻居口中得知自己是上海来的。然而,每当她向养父母询问身世时,都只能得到沉默的回应。
“怕一问他们该伤心了。”姚会芳回忆道。养父母对她一直很好,从不偏心,但她始终无法解开这个心结。直到养父母离世,这个谜团依然没有答案。
17年的寻亲路
2007年,姚会芳在报纸上看到“洛阳寻亲团”的消息,这个困扰她多年的问题终于有了突破口。她联系到寻亲团负责人,开始了漫长的寻亲之路。
寻亲需要提供小时候的照片,姚会芳只找到一张14岁时的照片。她不敢多问,因为养父的反应让她明白,这是一个禁忌话题。
从2007年开始,姚会芳每年都会前往上海寻亲。她去过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警方也帮助翻找档案、去外地调查,但始终没有她的出生信息。她跟着寻亲团的大巴车,去过上海、苏州、杭州等地,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一位警察的坚持
转机出现在两年前。通过基因检测,姚会芳匹配到一代表亲,定位到上海宝山。宝山公安分局民警魏雨生得知这一线索后,立即展开调查。
魏雨生警官多年来一直积极联络“宝贝回家”公益组织,从未放弃为每位寻亲者寻找家人。他和同事们翻阅了大量档案,走访了多个地方,终于在2024年春节前夕找到了答案。
团圆时刻
2024年1月22日,姚会芳终于等到了那个电话:DNA比对成功。她要回家了。
在宝山罗店镇的一户普通人家中,姚会芳与失散60年的兄弟姐妹紧紧相拥。泪水在寒风中止不住地流,但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温暖。
“大姐、二姐……”这些称呼,姚会芳在心里默念了无数遍。她排行老七,是家里的幺妹。父母虽然已经离世,但姐姐们和弟弟都待她很好。短短几天的相聚,让她真切感受到“多了一个家”。
温暖的延续
今年春节,姚会芳将在上海过一个“团圆年”。她计划带着自己的儿女也来上海见见姨妈和舅舅。
“我已经很幸运了,那些顾虑和难处只有俺们知道,别人体会不到。”姚会芳说。她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些寻亲信息,帮助更多寻亲者找到回家的路。
姚会芳的故事是中国寻亲大会的一个缩影。它不仅是一个寻亲平台,更是一个传递希望、弘扬正能量的舞台。在这里,无数寻亲者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