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包小柏和吴伍六用AI“复活”亲人,你怎么看?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44: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包小柏和吴伍六用AI“复活”亲人,你怎么看?

近日,两起AI“复活”亲人的事件引发了全网热议。著名音乐人包小柏通过AI技术重建了已故女儿的数字生命,而上海00后视觉设计师吴伍六(化名小亮)则通过AI技术生成了已故奶奶的虚拟数字人。这两起事件不仅展示了AI技术在情感慰藉方面的潜力,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一技术的伦理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01

技术原理:AI如何“复活”亲人

AI“复活”亲人主要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从逝者生前留下的信息中还原其生理特征、行为习惯和情感记忆。具体来说,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收集:收集逝者生前的照片、视频、音频、社交媒体内容等信息。这些数据是AI学习和重建的基础。

  2. 模型训练: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训练。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3. 虚拟形象生成:通过照片活化、深度合成等技术,生成逝者的虚拟形象。这个形象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甚至能够实现简单的对话互动。

  4. 交互系统开发:开发一套能够与用户进行互动的系统,使用户能够与“复活”的亲人进行交流。

02

情感慰藉:技术带来的安慰与挑战

对于失去亲人的家庭来说,AI“复活”技术无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情感慰藉方式。包小柏表示,通过完善AI数据来弥补女儿生前的遗憾,似乎成了他接下来生活的使命。而吴伍六则通过AI技术,实现了与已故奶奶的“对话”,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情感释放。

然而,这种技术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有专家指出,过度依赖虚拟互动可能阻碍人们接受现实,甚至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吴伍六在制作奶奶的数字人后,虽然得到了短暂的安慰,但最终也意识到“这只是一支镇痛剂,并不是能治好病的灵丹妙药”。

03

伦理与法律:技术应用的边界在哪里?

AI“复活”亲人技术引发了多重争议:

  • 隐私与同意:使用逝者的数据需要尊重其生前意愿及家属意见。未经同意的“复活”可能侵犯隐私或肖像权。

  • 法律风险:可能涉及肖像权、名誉权等侵权问题。今年3月,一些已故艺人的近亲属已就相关“复活”视频提出下架要求,并表示后续或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 社会影响:过度依赖虚拟互动可能阻碍人们接受现实,甚至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 数据安全:AI需要处理大量个人敏感数据,如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数据一旦被滥用或泄露,会对用户隐私造成威胁。

04

未来展望: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如何平衡?

AI“复活”亲人技术的发展,需要科技与人文关怀的平衡。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情感慰藉的方式;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建立相应的伦理和法律框架,确保技术的合理使用。

目前,我国已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对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进行了规范。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技术应用的边界,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防止技术被滥用。

总的来说,AI“复活”亲人技术在带来情感慰藉的同时,也伴随着伦理、法律和社会秩序的挑战。未来的发展需要科技与人文关怀的平衡,确保其积极意义最大化,同时规避潜在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