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郑毅教授教你早期识别儿童强迫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郑毅教授教你早期识别儿童强迫症

引用
中华医学会
11
来源
1.
https://www.cma.org.cn/art/2024/2/1/art_4584_55220.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841201
3.
https://www.bjad.com.cn/Html/News/Articles/673.html
4.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4234
5.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648129
6.
https://www.cnnmh.cn/article.php?aid=661
7.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7188
8.
https://m.ebiotrade.com/Newsf/2024-7/20240722065554269.htm
9.
https://geek-docs.com/pandas/pandas-questions/201_hk_1708750854.html
10.
https://www.starcarehome.com/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BA%E8%BF%AB%E7%97%87

儿童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据估计,中国强迫症终生患病率为2.4%,约50%的强迫症患者在儿童和青春期起病,平均起病年龄男性9~11岁,女性11~13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前任副院长郑毅教授指出,儿童强迫症并不少见,但往往难以早期识别。家长应警惕孩子的强迫行为,如过分追求整洁、频繁洗手等,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通过了解儿童强迫症的行为特点和早期迹象,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01

儿童强迫症的表现

儿童强迫症的主要表现是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是反复体验到持久的想法、画面、意向或冲动;强迫行为是重复性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强迫思维往往会是危险性的、不完美的、不确定的,会导致患者出现显著的焦虑,而强迫行为是为了“中和”强迫思维而产生的,可以暂时减轻患者的焦虑,但这些行为往往与患者所恐惧的事件之间缺乏合理的联系,或者明显属于过度行为。

儿童强迫症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污染和清洁类:害怕污垢、细菌、排泄物及传播疾病的动物,从而反复清洗手和身体,反复回忆和验证自己到底有没有碰到脏东西,回避相关场景等。

  2. 强迫怀疑类:难以承受各种不确定性事件,总怀疑自己没有弄清楚,常感到紧张、害怕,由此产生的强迫行为有反复检查、反复找人确认和询问、反复回忆、穷思竭虑等。

  3. 对称整洁类:过分关注和要求对称、秩序、整洁等,由此产生的强迫行为有反复摆放、计数、确认等。有些孩子在写作业前会花费大量时间反复整理书桌、课本、各类文具等,有时长达1~2个小时。

  4. 过度关注类:过分关注自身感受和外界对自己的影响,比如过度关注身体感受和眼睛余光;关注注意力是不是集中,脑子里有没有自己认为不该产生的画面、旋律、杂念等。由此而发展出一套自己的仪式动作以减少过度关注带来的困扰。

02

PANS/PANDAS:一种特殊的儿童强迫症

PANS(儿童急性发作神经精神综合征)和PANDAS(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综合征)是儿童强迫症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这类强迫症通常在青春期前突然出现,可能伴有抽动、限制食物摄入、焦虑或其他行为改变。

在PANS/PANDAS中,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针对细菌或病毒感染形成的抗体穿过血脑屏障,攻击大脑基底节和其他可能的脑区。免疫系统的这些异常导致大脑发炎,从而引起相关临床症状。

03

如何诊断和治疗

儿童强迫症的诊断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目前首选的治疗药物。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常用的药物包括舍曲林、氟西汀、氟伏沙明等。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开始服药时,可能会出现恶心、食欲不好、腹泻、头痛、睡眠改变等不适,有些患者或家长会认为这是服药后症状加重的表现,对身体的损伤会很大,于是自行停药,以至失去药物治疗的机会。多数患者坚持服药1~2周后不良反应会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因此,如果药物不良反应在青少年患者能忍受的程度内,应坚持服药;如果不良反应较重,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方案或换药,不建议自行停止药物治疗。部分疗效欠佳者,可尝试氯米帕明等二线药物。

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CBT)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其中最主要的是暴露与反应预防训练。在治疗师的指导下,患者需要重复并长时间暴露于引起强迫性恐惧的情境中,并且不做任何强迫行为。通过这样的练习,患者的强迫行为会逐渐减少,逐渐认识到即使不做强迫行为,焦虑也会逐渐减轻,强迫性情境中的危险也不会发生。治疗过程需要父母密切参与,父母参与越多,孩子预后越好。

04

家庭参与的重要性

家庭参与对儿童强迫症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家长需要了解强迫症的相关知识,学会正确应对孩子的强迫行为。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避免过度批评和压力。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积极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帮助更多的儿童强迫症患者走出困境,重获健康快乐的童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