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千年古寺的10幅智慧对联:增福增慧,修心养性
来自千年古寺的10幅智慧对联:增福增慧,修心养性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渴望找到一片宁静之地,以安放灵魂、洗涤心灵。千年古寺,正是这样一方净土,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承载了无数智慧与信仰。本文精选10幅来自千年古寺的智慧对联,带您一同走进那些古寺,感受它们带来的增福增慧、修心养性的力量。
01. 增福增慧
上联:诸恶莫作,岁岁如意;
下联:众善奉行,年年平安。
恶:一切负面的、有害的行为和思想。
善:一切正面的、有益的行为和思想。
奉行:实行,遵循。表示坚持做好事,积极践行善行。
译文:不要做任何邪恶的事情,这样每年都能如愿以偿、顺利如意;要积极践行善良的行为,这样每年都能平安无事、生活安稳。
02. 诸行无常
上联:有相皆虚妄;
下联:无我即如来。
有相:一切有形态、可感知的事物或现象。
虚妄:有相的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
无我:没有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自我实体。强调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我。
如来:佛的十号之一,意为如实而来,或如诸佛而来。通常指释迦牟尼佛,也泛指一切佛。在这里,“如来”代表佛的智慧和境界,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
译文:一切有形态、可感知的事物或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而认识到没有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自我实体,便是达到了佛的智慧和境界。
03. 严于律己
上联:静坐常思己过;
下联:闲谈莫论人非。
静坐: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静心冥想或反思。
闲谈:轻松、随意的对话。
译文:在安静坐着的时候,要经常思考自己的过错和不足,以便及时改正和提升自己;而在空闲时间聊天时,不要谈论别人的过错或不是,以免伤害他人或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04. 自性即禅
上联:万法皆空归性海;
下联:一尘不染证禅心。
万法:世间万物、一切现象和存在。
空:万法的无常、无我和无实。
归:回归,趋向。
性海:人性中蕴含的无限可能性和潜能,也指众生心中的佛性,是智慧与觉悟的源泉。
一尘不染: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
证:通过修行达到某种境界或认识真理。
禅心:清静寂定的心境,强调内心平和、清净,超脱于世俗纷扰的境界。
译文:世间万物和现象都是无常、无我和无实的,它们最终都将归于空寂,回归其本性。修行者通过修行,使内心达到非常纯净、无有杂念的状态,便能证得禅心,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05. 平安至上
上联:世上虽有千般好;
下联:平安胜过一切福。
平安:没有危险、安稳无恙的状态。佛教、道教认为是一种吉祥、幸福的状态。
福:福气,幸福,人们追求的美好生活状态,包括健康、长寿、财富、荣誉等。
译文:虽然世界上有无数种美好的事物和现象,但平安却是其中最珍贵的,它超过了所有的福气。
06. 但念无常
上联:人生犹似西山日;
下联:富贵终如草上霜。
西山日:将落山的太阳,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草上霜:早晨草叶上凝结的霜,比喻富贵的短暂和无常。
译文:人生就像西山上即将落山的太阳一样短暂而无常,而富贵也如同早晨草叶上的霜一样,虽然一时闪耀但终将消逝。
07. 群经指见
上联:不用三祇修福慧;
下联:但凭六字出乾坤。
三祇:三大阿僧祇劫,是极长的时间单位,形容修行成佛所需经历的漫长过程。
修:修行,通过努力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或达到某种目标。
福慧:福德与智慧的并称。福德指善行所感得的福报,智慧则指对宇宙真理的认识和领悟。
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包含了信仰、恭敬和祈求阿弥陀佛庇佑的深刻含义。
出:超出,脱离,修行者通过念诵佛号达到超越生死轮回、脱离三界束缚的境界。
译文:修行者不需要经过长时间累积福德与智慧的修行过程,只需要凭借念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就能超越生死轮回、脱离三界束缚。
08. 行菩萨道
上联:六波罗蜜“施”为首;
下联:四无量心“舍”最高。
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六种修行方法。
施:指布施,是六波罗蜜中的第一种修行方法。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即赠送金钱和物品、教导真理以及消除他人的恐惧和忧虑。
四无量心:指四种无限的、广大的利他心,包括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和舍无量心。
舍:指舍无量心,要求修行者放下对一切众生和事物的执着和分别心,以平等、无差别的态度对待一切众生和事物。
译文:布施是修行菩萨道的基础和起点,舍无量心是修行者达到更高境界的标志。
09. 识心达本
上联:修道修仙先须修身,身为道之本;
下联:信佛学佛不可离心,心是佛之源。
修身:修炼自身的品德、气质、体魄等方面,以达到身心和谐、内外一致的状态。
心:人的内心、精神或意识。
译文:在追求道家修行和成仙的道路上,首先必须修炼自身的品德和体魄,因为身体是修道的根基和起点。在信仰佛教并学习佛法的过程中,绝对不能离开内心的信仰和觉悟,因为内心是成佛的源泉和动力。
10. 无住生心
上联: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四无能令心常净;
下联:如露如电如梦幻如泡影,行者应作如是观。
无我: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我实体存在。
无人:没有永恒的、独立的他人存在。
无众生:没有固定不变的众生实体存在。
无寿者:生命是短暂的,无常的,没有固定的寿命可言。
净:清净、无染的状态。
如露:像露水一样短暂和易逝。
如电:像闪电一样迅速和无常。
如梦幻:像梦境一样虚幻和不真实。
如泡影:像水泡一样易破和虚幻。
如是观:这样观察、认识。
译文: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我,没有永恒独立的他人,没有固定不变的众生实体,也没有永恒的生命存在。这四种无我的观念能够使修行者的内心保持清净无染。世间万物都像露水一样短暂易逝,像闪电一样迅速无常,像梦境一样虚幻不实,像水泡一样容易破灭。修行者应该这样观察认识,不被这些表象所迷惑,保持内心的清净和自在。
这些对联教会我们如何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如何在忙碌中不忘修心养性,如何在纷扰中寻求内心的智慧与光明。无论未来遇到多少挑战与困难,都请记得,增福增慧、修心养性,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这些来自千年古寺的智慧对联,正是值得拥有的宝贵财富,它们将陪伴你我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成为人生旅途中最坚实的灵魂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