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南京的绿色守护神
紫金山:南京的绿色守护神
紫金山,这座被誉为南京“绿肺”的江南名山,不仅是金陵毓秀的自然景观,更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守护者。作为南京市区最大的山体公园,紫金山以其76.8%的森林覆盖率,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
生态价值:物种多样性的宝库
紫金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生物多样性宝库。据统计,这里生长着113科386属701种本地野生种子植物,其中包括22种国家级保护植物,如琅琊榆、秤锤树、宝华玉兰等。在动物资源方面,紫金山更是庇护着1600余种动物,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达32种。
紫金山的生态价值远不止于物种多样性。作为城市“绿肺”,它在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紫金山的森林植被每年可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效净化城市空气。同时,其复杂的地形和茂密的植被也使其成为城市热岛效应的天然调节器。
生态保护:持续修复与监测
面对生态环境保护这一永恒课题,紫金山采取了“边开发、边治理,边恢复”的模式,力求在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矿山通过“分层治水、截短边坡、土壤改良、植物选择”等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并举的快速植被恢复技术,恢复生物多样性。目前,部分原金矿用地已经改造成为主碑公园、一天门植物园、花果园、茶园等生态绿化带,是紫金山铜金矿最靓丽的风景线之一。
为了保护矿区内的野生鸟类动物,矿山还在主碑公园、植物园、江滨公园及道路沿线绿化区域均制作安装了鸟巢,给予鸟类栖息的场所。同时,对误入人类活动区域的野生动物,进行引导与放生。
此外,紫金山还建立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对动植物资源进行科学监测。通过在矿区内布置相机陷阱(Camera Trap)以监测多种动物种群数量及活动范围,并根据动物的迁徙情况调整监测地点和频次,确保保护措施的科学有效和持续改进。
挑战: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
尽管保护工作卓有成效,但紫金山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路杀”、人类活动干扰、非法渔具使用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都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例如,在紫金山及周边地区已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一年蓬、豚草等7种外来入侵植物,这些入侵物种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外,部分物种的生存状况仍不容乐观。调查显示,紫金山的软体动物和兽类种类相对贫乏,两栖爬行动物种类虽较丰富,但低于区域平均水平。这些都表明,紫金山的生态保护工作仍需持续加强。
未来展望:共筑生态家园
紫金山的生态保护不仅是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未来,随着《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深入实施,紫金山将在城市生态建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持续的生态修复、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紫金山必将继续为南京的生态环境保驾护航,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紫金山,这座见证了南京千年沧桑的名山,正以全新的姿态,续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