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梁平木版年画:500年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梁平木版年画:500年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引用
人民网
14
来源
1.
http://vip.people.com.cn/albumsDetail?aid=1760523&pid=12842157
2.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4/0208/c1008-40175766.html
3.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50454974378321540.html
4.
http://xinhuanet.com/culture/20250117/0aabac0694be46298ac6d6288934ca7e/c.html
5.
http://cq.people.com.cn/n2/2025/0121/c367650-41115965.html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KU4SG705346936.html
7.
http://cq.people.com.cn/n2/2025/0111/c365411-41105189.html
8.
https://www.cq.gov.cn/zjcq/tcms/yhjp/202409/t20240913_13627863.html
9.
https://m.12371.gov.cn/content/2024-10/17/content_475424.html
10.
https://cbgc.scol.com.cn/news/5829152
11.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26512380256879140/
12.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45853&sid=11
13.
https://news.bjd.com.cn/2025/01/07/11028626.shtml
14.
https://www.cq.gov.cn/zwgk/zfxxgkml/zdlyxxgk/ggwh/ly/zxdt/202411/t20241115_13801701.html

梁平木版年画,这门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作为重庆梁平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瑰宝,它不仅承载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底蕴,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

01

独特的艺术魅力

梁平木版年画采用传统木版水印套色技术,以印为主,以绘为辅,印绘结合。画面设计粗放简练,构图饱满,人物造型朴实敦厚,色彩丰富。无论描绘风俗人情,还是民间故事、戏曲神话,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在色彩运用上,梁平木版年画以煮红、佛青、深绿为基础色,配以淡黄、粉红、浅蓝和淡紫,形成既有强烈对比又和谐过渡的色彩搭配。这种色彩搭配不仅包含了补色对比,还有同类色变化,以及灰色的适当点缀,使得画面色彩既有鲜明的跳跃感,又不乏节奏感。

在技法上,梁平木版年画不仅继承了传统水印木版年画的工艺和川派雕刻技术,还吸收了徽派、金陵派的雕版套色技术,并巧妙地融入了西洋绘画中的焦点透视和阴阳(明暗画法)。这些技法的结合使得梁平年画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清晰的层次感。

梁平木版年画的人物形象特点鲜明,如五官造型独特,眼睛虽小但神采奕奕,人物形象威武。在人物的五官和鬓发处,画师采用手绘大笔触墨黑色块,以及平行墨线的勾画,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中间色调,形成对比强烈的线面组合,富有节奏韵律。

梁平木版年画的题材多样,包括“吉祥富贵”、“扶正祛邪”、“多子多福”、“风调雨顺”、“加官晋爵”等,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和祈愿。在用色上,梁平年画强调对比,追求喜庆效果,用色虽然简单,但以原色为主,既醒目又和谐。

自清初民国以来,梁平木版年画以门神为代表,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人物造型朴实敦厚,服饰具有明代特点,色彩鲜艳而沉着,构图饱满简洁,线条生动流畅。梁平年画以其柔丽的特性,简洁明快的构图和色彩处理,以及象征和寓意手法的运用,在民间故事、戏曲神话的描绘中充满了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

梁平木版年画不仅继承了传统工艺,还吸收了其他流派的技术,制作上以木版套色为主,略施手绘。其代表作如《八美图》、《四郎探母》、《踏伞》等,在构图和色彩处理上简练明快,展现了梁平年画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魅力。

02

传承人的坚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木版年画第六代传承人徐家辉,是这门古老艺术的守护者。他不仅在春节期间忙着印制年画,还经常走进校园,指导学生学习年画制作技艺。在他的工作室里,一张梁平木版年画的制作需要经历雕版、蒸纸、刷泥、套印、开脸等3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03

校园里的非遗课堂

近年来,梁平区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项目,让梁平木版年画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在梁平实验小学的少儿年画馆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莫绍萍定期为学生们开设年画课程,从最基本的雕版到复杂的套色印刷,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04

创新让非遗“活”起来

2025年春节期间,梁平区推出“非遗贺新春·年画进万家”主题活动,通过千人共绘、年画联展等形式,让这门古老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活动不仅展示了梁平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更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大型活动,梁平木版年画还在不断创新中寻求突破。通过开发文创产品,将年画元素融入现代设计,让这门传统艺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从书签到抱枕,从笔记本到手机壳,梁平木版年画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05

走向世界的梁平木版年画

梁平木版年画的影响力早已跨越国界。抗战时期,这些精美的年画就被带到苏、美、法等国的博物馆展出。如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木版年画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梁平木版年画,这门承载着近500年历史的艺术瑰宝,在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校园传承、创新活动和国际交流,这门古老的艺术正以全新的面貌走进现代生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