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93周年: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九一八事变93周年: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2024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全国各地以多种形式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在辽宁沈阳,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前举行,一千余人参加仪式,共同撞响警世钟;在贵州贵阳、吉林长春等地,防空警报鸣响,人们停下脚步,为革命先烈默哀;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军校学生代表等共同撞响和平大钟,祈愿和平永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这一事件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更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事变发生后,国际联盟(国联)派遣调查团来华调查。调查团广泛听取了中日双方的意见,但未能阻止日本的侵略扩张。国联调查团的报告虽然确认了日本的侵略行为,但由于国联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未能阻止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
九一八事变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中国历史教育的政治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历史教育不仅在于给后人以启示,更在于民族意识的培养和伟大人格的陶冶。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实施国防教育,在教材中增加了历代筹边保土的事实、我国现代边疆的形势及危机等内容。小学历史课程首次增加世界史,强调世界形势的险要及民族危机意识和自强意识。中学历史课则重点研究中华民族的演进与拓展情况,激发学生民族复兴的意识。
九一八事变留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是深刻的。它告诉我们,和平不是靠委曲求全就能得到的。面对侵略和不公,我们必须坚决反抗。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醒,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维护和平、开创未来。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重温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尤为重要。它提醒我们,只有国家强大,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也要居安思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