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包基社区开展亲子豆腐制作活动,20组家庭共探传统工艺
张家港包基社区开展亲子豆腐制作活动,20组家庭共探传统工艺
9月3日上午,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包基社区党委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团委、社区关工委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活动——“小小豆腐蕴文化”。此次活动吸引了20组亲子家庭参与,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豆腐的制作过程,感受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
活动背景与目的
此次活动旨在积极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满足青少年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通过亲手制作豆腐这一传统食品,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豆腐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还能增进亲子间的互动与合作,营造温馨快乐的活动氛围。
活动内容与过程
活动开始,专业老师为孩子们详细讲解了豆腐的制作过程。从黄豆的浸泡、磨浆,到豆浆的过滤、煮沸,再到最后的点卤水、压制成型,每一步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和文化内涵。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对即将开始的实践环节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是最激动人心的实践环节。孩子们被分成四人一组,每组配备一套完整的制作工具。在家长的协助下,他们开始亲手制作豆腐。有的孩子负责推磨,有的负责加水放豆子,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看着黄豆在石磨的碾压下慢慢变成洁白的豆浆,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
豆浆磨好后,需要进行过滤工序。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将豆浆倒入过滤布袋中,合力拧出鲜白的细豆浆。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往煮开的豆浆里添加“卤水”,并不断搅拌。渐渐地,原本还是液体的豆浆开始聚拢,变成了细腻的豆花。这是制作豆腐的关键步骤,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环节之一。
最后一步是压制豆腐。在豆腐模具筐内摊上豆腐布,把豆花放入模具内,将豆花用豆腐布包好,加上压盖,进行压制。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新鲜的豆腐终于制作完成。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那份独特的香甜与柔软。
活动效果与反响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豆腐的制作工艺,更深刻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亲子活动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到了传统文化知识。
社会影响与意义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传统工艺的平台,也为社区文化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亲子间的互动与合作,不仅提升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同时,此次活动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也为今后开展更多类似的亲子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包基社区党委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此类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更多机会,为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