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教你科学应对便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教你科学应对便秘

引用
新浪网
1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9-27/doc-incqphkn8399606.shtml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6272114079521369564
3.
https://taichung.tzuchi.com.tw/index.php/2023-02-04-09-24-23/2023-02-07-09-59-48/geng-duo-xin-wen-bao-dao-94/bu-chang-bu-kuai-zhong-yi-zhi-liao-bian-mi-de-guan-dian-yu-fang-fa
4.
https://www.tsumura.co.jp/chinese/brand/products/kampo/126.html
5.
https://www.lys.cn/wap/productsandintroductions/info.aspx?itemid=500&lcid=35
6.
http://www.sctcm120.com/info/1074/15700.htm
7.
https://www.aimhealthyu.com/tw/article/51/solve-constipation-with-tcm
8.
https://wsjkw.sh.gov.cn/jthl/20240408/a0970e08d0c840b5b5e48c5b0ffdcc95.html
9.
https://www.kepuhunan.org.cn/jkly/20006848.shtml
10.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606644.html
11.
https://www.gdhtcm.com/news/popularization_100000600314734.html

便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中医认为,便秘的成因多样,包括实热、气滞、气虚、阳虚、阴虚、湿热等多种证型。本文将详细解析各种便秘类型及其对应的中医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常见症状,并提供科学的调理建议。

01

中医如何理解便秘

中医认为,便秘主要由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引起,同时与脾胃、肺、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具体来说,便秘可分为虚秘和实秘两大类。虚秘包括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和阳虚秘,多因脏腑功能不足,气血亏虚,肠道失于濡润和推动;实秘则包括热秘和气秘,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导致胃肠积热或气机郁滞,影响大肠传导功能。

02

便秘的中医分类与治疗

热秘

表现为便质干结,腹中胀满,疼痛拒按,苔黄厚腻或焦黄起芒刺,脉实等。多见于面红、体壮,口臭,嗜食辛辣刺激、油炸荤腥等阳盛之人。治疗上应以祛实为主,承气类方、大柴胡汤、一清胶囊、牛黄解毒丸等均可短期应用。

气滞便秘

表现为便质粘,厚重窘迫,欲便不得,脘胁撑胀,脉弦等。多见于暴忧暴怒,气机壅塞或久坐少动,气机不畅等肝郁肝旺之人。治疗上以顺气通滞,降气通便为主,方选六磨汤、当归龙荟丸、枳实消痞丸、木香槟郎丸等。

脾肺气虚便秘

表现为便质软或不成形,时有便意,但解下困难,脉弱,不伴腹胀等。多见于易疲劳、多汗、肛门下坠感等脾肺气虚人群。治疗上以健脾补肺,理气消导助运为主,方选枳术丸、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等。

老人阳虚便秘

表现为便质硬,无便意感,时腹微胀,口中和,小便清长,舌质淡白润,脉沉等。多见于喜热畏寒,肢冷身凉等阳气素虚老年人群。治疗以温阳通便为主,方选温脾汤、大黄附子汤、济川煎、苁蓉通便口服液等。

阴虚肠燥便秘

表现为肠道失于润养,大便艰涩,治疗以养阴生津、润肠通便为主,如增液承气汤、养血润肠丸、黄龙汤等。

肠道湿热便秘

表现为排便困难,粪质粘浊垢腻或先硬后溏,少腹坠胀,脘痞胸闷,身重,口苦,不渴,尿赤。治疗以清热化湿,理气导滞为主,枳实导滞丸、芍药汤、四妙丸等均可加减治之。

03

常用中药方剂使用指南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主要用于治疗肠热津亏引起的便秘,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合中等体力以下、大便发硬的人士使用。其主要成分包括火麻仁、大黄、枳实、杏仁、厚朴、芍药等。一般用法为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一日1~2次。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哺乳期妇女、高血压患者等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且不宜长期服用。

黄芪汤

黄芪是一种常用的补气药,能补脾肺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黄芪汤适用于气虚导致的便秘。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芪、人参、陈皮、甘草等。黄芪汤的使用方法为水煎服,用量需遵医嘱。需要注意的是,实热患者、阴虚证患者等不宜使用。

04

日常预防与调理建议

  1.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粗粮等,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软化粪便,便于排出。

  2. 定时排便: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要尝试排便,形成条件反射。

  3. 适量运动: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4. 情绪调节:保持心情愉悦,学会调节情绪,避免情志不畅影响肠道蠕动。

  5. 腹部按摩:每天早晚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6. 避免滥用泻药:长期使用泻药可能导致肠道功能退化,加重便秘。

  7. 定期体检:对于便秘合并便血、肛痛、消瘦、贫血等其他不适症状者,需尽快进行胃肠镜等检查,排除相关器质性病因。

总之,中医对便秘的理解和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调节情绪等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便秘,守护肠道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