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热议:最新乙肝防治指南解读
世界肝炎日热议:最新乙肝防治指南解读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积极行动,时不我待”。据统计,每3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肝炎相关疾病,乙型和丙型肝炎每年导致130万人死亡和220万新发感染。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的发布,为我们提供了最新的防治指导。
指南更新:扩大治疗范围,提倡积极治疗
新版指南进一步扩大了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体现了“早治疗、早获益”的理念。具体更新包括:
放宽治疗标准:只要有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或肝癌(HCC)家族史,或者年龄大于30岁,即可启动抗病毒治疗。这表明,即使肝功能正常,也应考虑及早治疗。
全面覆盖肝硬化患者:对于临床诊断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无论其ALT和HBV DNA水平如何,只要HBsAg阳性,均推荐启动抗病毒治疗。这一更新体现了对肝硬化患者的高度关注。
简化治疗决策:新指南去除了复杂的治疗决策流程,使临床医生更容易做出治疗决定,有助于提高治疗覆盖率。
中国乙肝防治:显著进展与持续挑战
近年来,中国在乙肝防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母婴传播率显著下降:通过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计划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的使用,母婴传播率已降至历史低点。例如,“小贝壳”项目数据显示,高依从性群体的母婴传播率已降至0.03%。
人群HBsAg阳性率持续降低:2022年我国一般人群和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流行率分别为5.6%和0.1%,较1992年的9.7%大幅下降。
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研究显示,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长期治疗可逆转肝纤维化,减少肝癌等临床终点事件。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
- 中国仍是全球乙肝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感染人数占全球31.5%。
- HBV感染知晓率仅为41.3%,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年龄和地区差异。
- 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防治工作仍需加强。
积极行动,共抗肝炎
面对肝炎威胁,我们需要采取以下行动: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肝炎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HBV感染者的自我知晓率。
扩大筛查范围:特别是对高危人群进行主动筛查,及早发现感染者。
规范诊疗行为:依据最新指南,及早启动抗病毒治疗。
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肝炎防治能力,缩小城乡差距。
推进疫苗接种:继续巩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成果,探索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策略。
世界肝炎日提醒我们,肝炎防治任重道远。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2030年消除肝炎的目标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