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明朝在辽东最硬的“钉子户”,八旗入关的绊脚石
毛文龙:明朝在辽东最硬的“钉子户”,八旗入关的绊脚石
毛文龙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他在辽东的军事行动对后金构成了重大威胁。本文将详细介绍毛文龙的生平事迹,展现这位"明朝在辽东最硬的'钉子户'"的传奇一生。
“毛文龙以二百人夺镇江,擒逆贼,献之阙下,不费国家一把铁、一束草、一斗粮。立此奇功,真奇侠绝伦,可以寄边事者!如此胆略,夫岂易得?使今有三文龙,奴可掳,辽可复,永芳、养性可坐缚而衅之鼓下矣。”——董其昌
毛文龙,字振南,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出身在江南文墨之乡的毛文龙从小不喜读书,却对兵书战策很感兴趣,素有跃马疆场之志。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毛文龙经人举荐,到辽东总兵李成梁麾下从军,李成梁委任其为安山(今辽宁鞍山)百户,后又提拔为辽阳千总。而后,在辽东血战经年,累功至万户。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中大破明军,继而攻陷开原、铁岭等辽东重镇,辽东震动。毛文龙奉命协助沈阳游击柏世爵的守卫沈阳,并管铁骑营。毛文龙深谙辽东地形,在宽奠、叆阳一带依托有利地形构筑防线,暂时遏制住了后金的攻势。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趁明军在辽东最高统帅熊廷弼被罢黜之际,发动新一轮攻势,攻取辽河以东的明军所有据点,辽东形势再度崩坏。毛文龙亦遂败军退往辽西广宁右屯卫,恰逢新任辽东巡抚王化贞在各地选拔优秀将领,听闻毛文龙谋略过人,王化贞遂提拔毛文龙为练兵游击,并命毛文龙深入辽东后金控制区,伺机夺取鸭绿江口的镇江堡(今辽宁丹东)。
毛文龙率197名临时召集的溃卒,乘4艘沙船入海,策反降金汉将杨于渭、单尽忠、刘爱塔等人,并在辽东沿海诸岛安抚汉民,招募兵勇1400余人。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十八日,毛文龙航行至朝鲜龙川之弥串堡地方,又策反原汉将镇江中军陈良策。七月十九日,在陈良策的配合下,毛文龙攻取镇江堡,俘虏后金镇江游击佟养真。毛文龙收复镇江堡后,以镇江堡为基地出兵袭扰后金后方,又积极策反联络后金控制区内的汉人反抗,在毛文龙的作用下,辽东东部山区及南四卫(金州、复州、盖州、海州)等地汉人望风响应,纷纷杀死后金官吏,使得后金在辽东的统治秩序近乎崩溃,毛文龙也成为后金统治者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不久后,努尔哈赤派二贝勒阿敏、四贝勒皇太极率精锐八旗攻打镇江堡,毛文龙见清军势大,为保存有生力量,只得率部以及3万辽民渡过鸭绿江到朝鲜避难。后金主力撤退后,毛文龙又重新收复镇江堡,然后继续发动与后金的“游击战争”,搞的努尔哈赤很是头痛。因为毛文龙的突出表现,明廷提拔其为平辽副总兵,王化贞亦派人运输粮草军械补充毛文龙,毛文龙的势力更加壮大。天启二年(1622年)夏,明廷又征调闽兵3000、淮兵8000与浙兵3100以补充其兵力,在毛文龙的经营下,镇江堡成为大明在辽东最强的“敌后根据地”,也是大明安插在后金侧后最大的一颗“钉子”。毛文龙也被提拔为平辽总兵官,署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天启二年(1622年)十一月,毛文龙将指挥部迁往皮岛(今朝鲜椵岛,在鸭绿江口之东,又称东江),不久后,明廷设置东江镇,以毛文龙为东江镇总兵官。天启三年(1623年)七月初二日,毛文龙率部夜袭金州城。同月,毛文龙趁努尔哈赤在辽东用兵之际,组织五路大军进攻后金,使得努尔哈赤在辽阳、甜水站、满浦、昌城之间疲于奔命,损失惨重,彻底粉碎了努尔哈赤进攻山海关的计划。
当时的登莱巡抚袁可立上奏朝廷为毛文龙请功道:“奴酋(后金八旗)逆天顺犯,于今七载。赖毛帅倡义,屡获奇捷,大张挞伐之气。据所报功级解验,前后大小三十余战,斩首共一千九十七级数逾,上捷者共五次,总获器械、弓箭等件共五万。当我圣主宵旰之时,人心危惧之日,海外有此奇功,其应陛应赏应恤之官兵相应敕部,行巡按御史覆勘,再为议序,以候俞旨施行。”
此后多年,毛文龙又多次组织袭扰后金的“大动作”,后金苦于皮岛孤悬海外,毛文龙又智勇兼备,对毛文龙丝毫没有办法,毛文龙的行动有利的配合了辽东明军的正面战场,终天启一朝(1620-1627年),后金始终无法再辽东发动大规模攻势,毛文龙的牵制作用功不可没。
天启七年(1627年),天启皇帝朱由校去世,信王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皇帝。朱由检上位后,以袁崇焕为辽东明军最高指挥官,袁崇焕夸口“五年平复辽东”。袁崇焕计划联络毛文龙、朝鲜三路进攻后金,但实力太过悬殊,毛文龙拒绝执行如此风险大的计划,此举遭到袁崇焕的忌恨。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就以阅兵为名,诱杀毛文龙,一代名将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毛文龙死后,东江镇的明军群龙无首,陷入内讧之中,后金趁机攻取皮岛,彻底拔除了这颗眼中钉肉中刺,此后八旗南下的铁蹄再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