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助力老年人智慧生活
移动支付助力老年人智慧生活
截至2024年初,中国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已达15.6%,约1.7亿人。然而,在这庞大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大多数老年人仍难以跨越移动支付这道“数字鸿沟”。
移动支付:老年人的“数字困境”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它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这却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调查显示,尽管移动支付已广泛普及,但老年群体中仅有不到10%的人能够熟练使用。相反,超过60%的老年人仍倾向于使用现金,约30%的人选择使用银行卡。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较慢,对复杂的操作流程感到困惑;另一方面,网络安全问题也是他们的一大顾虑。此外,部分老年人还担心移动支付会带来额外的费用,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抵触心理。
科技助力:让支付不再“遥远”
面对这一挑战,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纷纷行动起来,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努力让移动支付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腾讯银发科技实验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实验室自202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智慧养老、科技助老的相关探索。他们以老年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创新技术、优化服务,努力让老年人享受到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在产品设计方面,各大移动支付平台也纷纷推出适老化版本。比如支付宝的“亲情版”模式,不仅放大了字体和图标,还简化了操作流程,让老年人能够更轻松地使用。同时,许多银行也推出了老年友好型APP,通过语音提示、大字版界面等功能,提升老年人的使用体验。
破解困境:多方合力共筑“支付桥梁”
要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移动支付时代,仅靠技术革新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政府、金融机构、社区以及家庭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继续推动数字技术的适老化改造,制定相关政策标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支付环境。同时,加大对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支持力度,鼓励他们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
金融机构则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除了优化产品设计外,还可以通过开设老年人专属窗口、提供上门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意识。
社区和家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社区可以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帮助老年人学习移动支付的使用方法。家庭成员则可以通过言传身教,耐心指导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消除他们的顾虑。
展望未来:让“支付”变“智付”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到2025年底,数字技术适老化标准规范体系将更加健全,数字产品服务供给质量与用户体验将显著提升。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将是移动支付适老化改造的关键时期。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各方的共同努力,移动支付将真正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智慧助手”。它不仅能为老年人带来便利,还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
移动支付的普及是大势所趋,让老年人也能享受到这份便利,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老年人打造一个更加友好、无障碍的数字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