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羌族婚礼十二歌:唱响千年的婚俗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羌族婚礼十二歌:唱响千年的婚俗文化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153196

羌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民族,其独特的婚俗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情感。在羌族婚礼中,从新娘梳妆到送客,十二首传统歌曲贯穿始终,不仅展现了羌族人民的音乐才华,更体现了他们对婚姻和生活的美好祝愿。

羌族称结婚为结亲,婚礼为“舌得布”。结婚有“花夜”“正宴”“谢客”三道仪式,一般要花三天时间,第一天称花夜,男方组织10余人到女方家迎亲,第二天称正宴或正酒,即男方正式迎娶新娘,第三天主人再备酒席谢客。

第一首歌:《梳妆歌—格木吆吆》

由村寨中一位德高望重、儿孙满堂的老年妇女为新娘穿嫁妆、梳头、化妆,同时由长者领唱,旁边陪伴新娘的姑娘们随着长者的韵律和节奏合唱下半句。

《梳妆歌—格木吆吆》

问:格木吆吆,木梳和篦子哪里梳?
答:格木吆吆,木梳和篦子新人头上梳;
问:格木吆吆,银镯、银戒哪里戴?
答:格木吆吆,银镯、银戒新人头上戴。
(……从头唱到脚……)
问:格木吆吆,绣花鞋子哪里穿?
答:格木吆吆,绣花鞋子新人脚上戴。

第二首歌:《阿妈的恩情记在心》

待梳妆完毕后,新娘唱感恩歌《阿妈的恩情记在心》,表达新娘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和依依不舍之意。

《阿妈的恩情记在心》

新娘唱:
岷江的河水长又长,阿妈的恩情比它长;
高山的松柏青又青,阿妈的恩情贵如金。
太阳的光芒照万丈,阿妈的恩情不能忘;
时光如流岁月情深,母女之情铭恩于心。

第三、四首歌:《哭嫁歌》(羌语叫《嘎翠布米》)

新娘要出门时,母女对唱《哭嫁歌》,展示母女之间的不舍,以及母亲教导女儿,提出做人标准。

《哭嫁歌》

母亲唱:只怪你是女儿身,留不住你嫁出门;若你出生男儿身,叫你留家来撑门。
女儿唱:女身岂是我本愿,不能留在您身边;如今出嫁到夫家,不能孝顺咱爸妈。
……
母亲唱:近日夫家来迎亲,出了家门别随心;爸妈自有爸妈福,孝顺公婆亲夫君。
女儿唱:难忘父母养育恩,离别之时情更深;妈妈之言铭记心,不辱家门您放心。

第五首歌:《纳花呗呗》

新娘出门前往新郎家的路上,新郎唱迎亲歌《纳花呗呗》,抒发自己对新娘的倾慕之情及追求新娘的艰辛历程,表达爱情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纳花呗呗》

今天我们迎娶了一位美丽的新娘,
宛如岷江百合纯洁、芬芳;
初见她时气质明朗,
在悬崖峭壁上静静绽放。
姑娘,姑娘,
你的美丽、大方始终在我脑海里萦绕,
就算历经艰辛我终要走入你的心房。
如今来到你的身旁,
思绪万千激情高昂,
轻轻攀折慎怕将你误伤。
姑娘,姑娘,
今天有幸迎娶你这位美丽的新娘,
我定将你小心呵护于我的掌心之上,
让你成为我人生中珍贵的宝藏。

第六、七首歌:《雅录》

新娘及送亲队伍到达新郎家,正宴晚上主客(新郎和新娘家人们)对唱祝酒歌《雅录》。

《雅录》

主人男唱:今天是个好日子,男女老少齐聚集;借此吉日敬杯酒,愿君不嫌待不周。
客人男对唱:良辰吉日在今天,俊男靓女喜结缘;酒足菜丰情更浓,祝愿新人到白头。
……

第八首歌:《十二杯酒》

主人酬谢客人,唱《十二杯酒》。边喝酒边唱歌,显示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与大家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十二杯酒》

一杯喜酒满满斟,端上酒杯敬客人;喜遇今天好日子,新人喜酒来一杯。
二杯喜酒端起来,喝完一杯喝二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不醉人人不归。
三杯喜酒倒进杯,喝完二杯喝三杯;不看人面看酒面,话不多说喝断片。
……

第九、十首歌:《索西》

新娘家人与新郎家人对唱《索西》,视客人对接待的满意程度唱不同的内容。

《索西》

主人:山高水长情更浓,不辞辛劳贺喜郎;酒薄菜少情义深,多耍几天感情真。
客人:月明风清情义真,盛情款待不忍心;几多打扰道声谢,万千不舍终有归。

第十一、十二首歌:《瑟格纳》

客人唱《瑟格纳》,即客人走时表达给主人添麻烦的意思;主人则站在门口尽量挽留客人。

《瑟格纳》

主人:送君千里终有别,道声珍重舍不得;亲朋好友多相聚,你来我往常联系。
客人:一句祝福真心意,亲戚朋友别客气;白驹过隙转瞬逝,经常联系记心间。

婚礼十二歌的习俗分布在威州、灞州、绵虒等地区,雁门索桥村保存相对较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会唱能唱羌族婚礼十二歌的人越来越少,已属濒危状况,亟需保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