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冬小麦镇压技术实现新突破
衡水市冬小麦镇压技术实现新突破
河北省衡水市在冬小麦镇压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通过推广节水品种和智能喷灌技术,实现节水50%左右,培育了多个优质节水小麦品种,如‘衡4399’等,集成推广了多种节水技术体系,如窄行密植、增施磷钾肥等。
衡4399:优质节水小麦新品种
‘衡4399’是河北省审定的冬小麦品种,具有半冬性早熟、抗倒性好等特点。该品种平均生育期234天,比对照品种早熟2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成株株型紧凑,株高72.8厘米,整齐度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饱满。亩穗数40.6万,穗粒数37.0个,千粒重39.4克。熟相较好。抗倒性较好。抗寒性较好。
镇压技术的创新突破
衡水市在冬小麦镇压技术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首先,结合智能监测和手机远程控制,实现精准灌溉。在种粮大户张有良的麦田里,智能监测站实时监测天气数据和土壤墒情,并把数据传送到他的手机上。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生成一个科学、精准的灌溉方案,然后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各个喷灌杆自动旋转喷水,省水、省力、又省钱。
其次,衡水市将镇压技术与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沟播)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效果。免耕沟播是指在地表有作物秸秆或根茬覆盖的情况下,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和镇压作业,将土壤侵蚀和机械扰动降到最低,保护和培育土壤,降低种植全过程的碳排放水平。深埋滴灌技术,则是将滴灌管埋在25厘米到30厘米的土层,灌溉过程中水肥通过地埋滴灌管上的滴头缓慢渗入附近土壤,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扩散到整个作物根层的灌溉技术。
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通过推广农业节水措施,全省农业用水量由2017年的126.1亿立方米,减少到了现在的100.7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占全省总用水量的比例由原来的69.5%降低到了54.0%,节水成效是很明显的。在衡水市武邑县,除了把节水品种和智能喷灌相结合,当地还进一步发展出农业"智能监测"。在种粮大户张有良的麦田里,智能监测站实时监测天气数据和土壤墒情,并把数据传送到他的手机上。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生成一个科学、精准的灌溉方案,然后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各个喷灌杆自动旋转喷水,省水、省力、又省钱。
重要意义与推广前景
这项技术不仅有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还能显著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浇一亩地大概用40立方水,到收获期节水70立方,省工省力,大概每亩减少(投资)100余元。从河北省3000多万亩小麦来讲,如果我们灌一水就是15个亿(立方米),相当于100多个西湖储水量,所以说河北的农业节水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黄淮海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下一步,河北省将继续优化和完善这项技术,进一步提升其节水效果和产量潜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