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针刺治疗心血管疾病:科学依据、临床效果与风险考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针刺治疗心血管疾病:科学依据、临床效果与风险考量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15267194869191154231
2.
https://zgze.cbpt.cnki.net/WKA/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24&st=04
3.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79941
4.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8244
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2725204_zhongyizhiliaoxinxueguanjibingdelinchuangliaoxiaofenxi
6.
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420003.html
7.
https://www.dqytzyy.com/index/article/index/id/2042.html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7322
9.
https://www.aimin.com.sg/%E9%92%88%E7%81%B8%E4%B8%8E%E4%B8%AD%E5%8C%BB-tcm-%E7%9A%84%E5%8C%BA%E5%88%AB/?lang=zh-hans
10.
https://blog.ankh.com.hk/%E3%80%90%E4%B8%AD%E9%86%AB%E9%87%9D%E7%81%B8%E7%97%9B%E5%97%8E%EF%BC%9F%E3%80%91%E5%B0%8F%E5%BF%833%E5%A4%A7%E7%A6%81%E5%BF%8C%E6%88%96%E5%BE%8C%E9%81%BA%E7%97%87%EF%BC%9A%E3%80%8C%E5%8E%BB%E7%97%9B/

近年来,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科学依据和临床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研究表明,针灸不仅能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然而,针灸治疗并非没有风险,特别是对于心脏病患者,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

01

科学依据与临床效果

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科学依据主要体现在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多方面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以下机制改善心血管功能:

  1. 改善心肌缺血:针灸能够刺激经络和穴位,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例如,内关穴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穴位,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有效改善心肌供血。

  2. 调节自主神经系统:针灸可以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减轻心绞痛症状。这种调节作用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 改善心脏功能:针灸能够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强心脏的泵血功能,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这种作用机制与现代医学中的强心药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4. 调节血脂和血压:针灸可以调节血脂和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例如,在一项针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包括神门、内关、心俞、厥阴俞等穴位)。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

02

西医评价与认可度

随着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其疗效已得到越来越多西医专家的认可。临床研究显示,中医治疗(包括针灸)能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例如,在一项对比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头晕的缓解时间、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功能等级、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西医专家也对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持积极态度。例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心外科专家孙晓宁副主任医师表示,虽然心脏病患者不建议进行针灸治疗,但这是基于避免感染风险的考虑。从疗效角度来看,针灸确实能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

03

风险与禁忌

尽管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心脏病患者,针灸治疗存在以下风险:

  1. 感染风险:针灸过程中,针具可能刺入肌肉或血管,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对于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心脏瓣膜结构异常的患者,细菌容易在心脏内停留并繁殖,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这种感染可能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2. 药物相互作用:针灸可能影响心血管药物的代谢,导致药物浓度波动,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接受针灸治疗前,患者应告知医师其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3. 出血风险:针灸可能导致出血,特别是对于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出血风险更高。此外,针灸还可能损伤血管,导致血肿形成。

基于以上风险,以下人群应谨慎或避免使用针灸治疗:

  • 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心脏瓣膜疾病患者
  • 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
  •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 皮肤感染或破损的患者
04

结论

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已得到临床研究和实践的证实,其科学依据和临床效果令人鼓舞。然而,针灸治疗并非没有风险,特别是对于心脏病患者,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在选择针灸治疗时,患者应充分了解其疗效和风险,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改善心血管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