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之梦》二十五周年纪念:赖声川携众演员共叙戏剧传奇
《如梦之梦》二十五周年纪念:赖声川携众演员共叙戏剧传奇
《如梦之梦》是华人戏剧家赖声川的代表作,自1999年首演以来,这部八小时的剧场史诗已走过二十五载春秋。2025年1月19日,"刹那,一梦廿五"《如梦之梦》创作二十五周年纪念分享会在上剧场举办,主创团队与众多演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叙这场做了二十五年的梦。
2025年,是《如梦之梦》创作二十五周年。而回到25年前创作的原点,立于世纪之交的人们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随时代前进的我们应该如何适应社会的变迁?赖声川就是希望通过《如梦之梦》,与观众共同探讨剧场、社会乃至全人类究竟应该往何处去。
在《如梦之梦》中,赖声川更是大胆地把观众放在舞台中央,演员绕行观众席,形成了“莲花池”,由此开创了环绕剧场的先河,回归剧场的仪式性。
时光荏苒,《如梦之梦》走过廿五载,其间一次次以全新面貌和观众见面,带给人们新的惊喜和感动。值此纪念时刻,上剧场特别邀请了“梦中人”齐聚舞台,共叙这场做了二十五年的梦。
编剧、导演赖声川感慨地说:“《如梦之梦》真的是我人生中非常特别的一个作品,虽然作为导演我已经看了成百上千遍,但是不知为何在排练场看大家演绎还是会感动,因为看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场景,我都会想到它是从哪儿来的。”
栾岚是上剧场全新制作的《如梦之梦》的协同导演,她说:“这次的演员绝大部分是我们上剧场自己的演员。他们演出了10余部几百场赖老师的经典剧目,赖氏戏剧节奏和呼吸早已深入骨子里,也使得这个戏在排练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这几年,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不同的境遇,对人生、生命有了不同的思考和感悟。这部剧场史诗在当下和大家见面,愿她能带给您一些安慰,帮助您寻找一些答案。就像您来到了那片湖,是否看见了自己。”
除了主创团队,25年来《如梦之梦》各版本演员也来到了现场,探讨关于自己初入梦时的感受。
2000年,《如梦之梦》在台北艺术大学初亮相,彼时还是赖老师学生的黄士伟就在其中饰演五号,如今他依然在台北重新制作的《如梦之梦》中继续诠释这一角色,带来新的感悟。2002年,香港话剧团首次将《如梦之梦》制作在剧场作专业演出,2019年再次制作上演,陈煦莉在首演时饰演初入社会的小梅医生,如今她陪伴角色一同成长,已是香港话剧团的中流砥柱,收获对角色塑造的更多体会。
2013年,《如梦之梦》首次来到大陆,胡歌在其中担纲起五号一角,此后开始了与这部剧的深深缘分。这次虽然没能来到现场,但也通过连线送来他的祝福。“每一次站上舞台,都会有一种错觉,仿佛现实生活就是一场梦,舞台上的生活反而是真实的。我觉得这部戏、这个角色给予我一种力量,或者说是指引,并且在这过程中也治愈了我。”
而即将在上剧场上演的《如梦之梦》主演们也与观众分享了关于台前幕后的梦幻旅程,由剧出发探讨生命的意义。
倪妮分享了自己和“顾香兰”的缘起:“顾香兰是一位传奇女性!我觉得演员在演艺生涯里,能够遇到一个非常有欲望想要去塑造的角色,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在今年的演出中,她将把自己的人生经验积累运用至角色的各阶段呈现中,令人期待倪妮这一次更加惊艳的表现。
饰演“五号”的文章则表示,这个戏已经演了25年,未来还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他说:“每一年演出我都在慢慢琢磨,希望来年演出的时候会给大家带来变化,自己也在慢慢成长。我和五号可能都曾经迷茫过、不知所措过。我是一个很笨的人,我没有技巧,我用感受进入角色。梦是赖老师给的,我们就在这梦里头游走。”
2025年,《如梦之梦》和时代车轮一同向前,依旧不断在剧场上演,每一次都带给人们新的震撼与感动。如今短视频横行,在人们沉迷于几秒钟的快感时,为什么观众还会看一场8小时的戏剧作品?赖声川认为,如果将《如梦之梦》放置于如百老汇般,一整年都有戏在演、有世界各地的观众来看的环境下,她毫无疑问将成为常演不衰的驻场剧目,源源不断地吸引过往游人。但现在的市场还无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因此,8小时的《如梦之梦》看起来似乎有些逆市场而行的坚持。
但也正因为《如梦之梦》的时间之长、观演模式之独特、制作上之复杂,让她每一次的上演都尤为珍贵。赖声川坚信这个戏在有机会的时候就必须上演,也希望观众只要有机会都可以来看看这个稀有独特的戏。
1月23日至25日,《如梦之梦》即将再度在上剧场演出,为观众带来创作二十五年的特别献礼。
本文原文来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