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京,不可错过的6个最美古建!
来北京,不可错过的6个最美古建!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众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那些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从故宫到雍和宫,从太庙到历代帝王庙,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本文精选6个北京标志性古建筑,一起去感受北京城的历史温度。
故宫
来北京旅游必打卡的「故宫」,现「北京故宫博物院」简称,坐落于北京中轴线上,保存古建筑约9000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前身是明清皇宫紫禁城。
除博物院内众多文物,建筑之美是故宫的最大亮点。景山万春亭是不错的故宫全貌赏景地,从东华门进入后,则更能靠近感受金碧辉煌的震撼。而只在附近街道走走,也能一赏故宫角楼之美。
每周五、周六或者特殊节日的夜晚,故宫,都会被灯光照亮,在长达2个小时的亮灯时间里,嵌入城市楼宇之间。
北京大雪下的故宫,白雪、红墙、黄瓦之上银装素裹,无数的古籍、电影、文字、音乐,与漫天飞雪一同化作现实。
赏雪景故宫需要时运,不如先在秋日一览故宫美景,黄叶与中式古建最为搭配。
地址: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太庙
位于故宫东南侧的太庙,与历代帝王庙、孔庙并称为北京皇家三大庙宇,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
今年8月,太庙的主体建筑「享殿」开放内部参观。享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和故宫太和殿一样规格。其殿柱的柱高、柱径甚至大殿本身的高度比太和殿更高,为北京所有殿宇中最高大的。故宫游客众多,太和殿只能远观,不妨到旁边的太庙一游。
支撑起享殿的68根金丝楠木柱,是最值得观赏的对象之一,比故宫太和殿最高最粗的金柱柱高更高、直径更大。目前,太庙享殿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金丝楠木宫殿。
地址:东城区-劳动人民文化宫
雍和宫
「雍和宫」,北京文化图腾之一,游客、信众、本地居民都经常拜访的圣地。雍和宫建筑群的形成前后跨越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历了王府、行宫、庙宇三个时期,至今已有329年的历史。
雍和宫,被世人称为“龙潜福地”,曾是雍正皇帝承接皇位前的住所,也是乾隆皇帝的出生之地。
雍和宫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同等规格,并且呈现满、汉、藏、蒙古等多民族的艺术风格。
建筑之美、祈福烧香、观展游览、佛事活动,这里是拜佛请愿的圣地。来了雍和宫,不妨请个手串回家。
地址:东城区-雍和宫大街28号
京西人少宝藏地——历代帝王庙
与太庙、孔庙齐名的京西人少宝藏地「北京历代帝王庙」,始建于1531年明嘉靖十年,是明清时期祭祀以三皇五帝为中心,历代帝王及名臣的皇家庙宇。
「景德崇圣殿」是帝王庙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了三皇五帝,历代开国皇帝、守业皇帝的188位牌位。
景德崇圣殿建筑规模,象征“九五之尊”的帝王礼制。只有皇帝居住、办公的场所或帝王陵寝,才能使用这个等级的建筑样式。
还有独特的“庙中庙”关公庙,四座清代御制碑亭,超丰富的中国古建筑类型,以及多个主题展览值得一看。
地址: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
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也是北京最高的密檐式砖塔,一直低调隐藏在历经沧桑的「天宁寺」内。据梁思成先生考证,塔的建造年代为辽代大康九年(公元1083年),是北京五朝古都唯一的地面见证物。
天宁寺塔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创建年代最早的寺院之一。天宁寺初建时的塔为木塔,之后屡遭损毁,成祖朱棣、清康熙年间、清乾隆年间都曾重建修缮。
天宁寺塔在整体造型和局部手法上,表现了辽代密檐砖塔的建筑风格。塔的须弥座共有三层,每层都有精美砖雕,是北京不得不看的古建美景。
地址:西城区-天宁寺前街甲3号
法海寺
位于石景山区翠微山南麓的明朝皇家寺院「法海寺」,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明英宗钦赐寺额"法海禅寺",取佛法广深大如海之意。
寺庙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明清时期曾经历过两次大规模修缮,民国时屡遭破坏,直到建国后才开始得到专业保护。
大雄宝殿内至今完整保留有10幅完整的明代壁画,是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画。距今已近600年历史,堪称中国明代壁画之最。法海寺壁画也凭借着考究的绘制技法,与甘肃敦煌壁画、山西永乐宫壁画并称为"中国三大壁画"。
大殿内部还有有三架"曼陀罗藻井",由雕刻精美的斗拱承托,也非常值得细赏。
地址:石景山区-翠微山南麓模式口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