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睡眠研究会:近40%成年人睡眠不足,10个科学方法助你改善睡眠质量
中国睡眠研究会:近40%成年人睡眠不足,10个科学方法助你改善睡眠质量
最新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显示,我国成年人的睡眠状况令人担忧:2023年居民睡眠指数仅为62.61分,较2022年下降5.16分。近40%的成年人面临睡眠不足的问题,且这一比例呈上升趋势。
睡眠问题,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报告显示,63.7%的被调查者在2224点上床睡觉,71.2%的人在68点起床,平均睡眠时长为7.37小时。虽然睡眠时间看似充足,但主观睡眠质量却在持续下降。这表明,单纯追求睡眠时长并不足以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高互联网涉入职业群体的睡眠问题尤为突出。这些群体往往需要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导致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专家支招:10个科学方法助你改善睡眠
面对日益严峻的睡眠问题,英国营养学家肖恩・史蒂文森在他的新书《睡得更明智》中提出了10个科学实用的改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经过了科学验证,能够帮助你获得更好的深度睡眠。
1. 白天多晒太阳
早晨6点到8点半的阳光对人体尤为重要。每天至少晒1个半小时太阳,可以促进人体分泌最佳荷尔蒙和化学物质,帮助调节生物钟。
2. 合理安排咖啡摄入
咖啡因会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建议下午2点后不再摄入咖啡。合理安排咖啡摄入时间,既能保持白天的精力,又不会影响夜间的睡眠。
3. 抓住黄金睡眠时段
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睡眠的黄金时段。这个时间段内,人体的褪黑激素分泌旺盛,有助于恢复元气,促进新陈代谢。尽量在这个时间段内入睡,可以达到最佳的睡眠效果。
4. 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
睡前90分钟内应避免接触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波士顿布里格姆妇科医院的研究发现,睡前阅读纸质书的人比使用电子设备的人更容易入睡。
5. 保持适宜的卧室温度
失眠患者睡前体温常常偏高,因此保持室温在16~20摄氏度之间,或者选择宽松的睡衣,甚至裸睡,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6. 坚持规律作息
人体的生物钟对睡眠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每天在同一时间睡觉和起床,包括周末和旅行期间,可以帮助身体建立稳定的睡眠节律。
7. 适度运动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适度运动可以增加深度睡眠时间,降低睡前焦虑,但要注意避免在睡前3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8. 科学减重
超重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影响睡眠质量。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可以有效改善睡眠结构。
9. 合理午睡
建议在下午早些时候进行20~30分钟的午睡。过长的午睡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而短暂的午睡则能帮助恢复精力。
10. 改善睡眠环境
营造一个黑暗、凉爽、安静的睡眠环境至关重要。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避免在床上进行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可以帮助大脑建立对床的正确认知,更容易入睡。
结语
改善睡眠质量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通过坚持这些科学方法,你一定能够获得更好的睡眠。记住,良好的睡眠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幸福感。从今晚开始,为自己创造一个优质的睡眠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