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饼变废为宝,绿色转型正当时
中秋月饼变废为宝,绿色转型正当时
中秋节过后,月饼市场面临大量未售出的产品,如何减少浪费成为了热议话题。许多商家和厂家采取了打折促销、重新加工等方式,将剩余月饼转化为其他食品,既减少了资源浪费,也为企业带来了额外收益。此外,月饼的绿色转型也在逐步推进,生产企业正在开发更多健康、环保的月饼配方,使月饼不再局限于节日消费,而是逐渐融入日常生活中。这种转变不仅延长了月饼的“生命周期”,也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让我们一起为月饼的绿色未来加油吧!
月饼行业的创新转型
近年来,月饼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变革。传统月饼企业纷纷推出新口味、新包装,以吸引年轻消费者。例如,华美食品推出了拔丝流心月饼,这款月饼大小如鸡蛋,外裹曲奇皮,内馅由莲蓉、水果等融合调制,轻轻一掰可以拉出约30厘米长的丝。此外,华美食品还推出了特色低糖月饼和清新不油腻的米月饼,颇受年轻消费者的欢迎。
金九月饼则在传统五仁月饼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通过对月饼进行减糖、调整油量处理,来满足年轻消费者健康饮食的需求。同时,金九月饼还通过社媒平台广泛发起抽奖、种草等活动,提升产品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在包装设计方面,杏花楼推出“新国潮”月饼礼盒包装,将品牌经典人物画嫦娥与京剧脸谱相融,制造出极具特色的中秋“新国潮”礼盒包装。百年国货老字号杏花楼则将品牌经典人物画嫦娥与京剧脸谱相融,制造出极具特色的中秋“新国潮”礼盒包装。拼多多数据显示,杏花楼新国潮月饼礼盒上线平台后创下单周最高销量超2000盒的纪录,不少消费者还在评论区对新出的咸蛋黄肉松月饼赞不绝口。
月饼的绿色转型
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月饼行业也在积极探索绿色转型之路。正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碳阻迹联合推出的正谷碳中和有机月饼,就是这一转型的典型代表。
这款“碳中和”月饼从原料到配送全程注重减碳。在原材料环节,95%以上选用有机食品,如瑰夏咖啡口味的原料来自长期开展可持续生产实践的咖啡农场,采用农林复合、遮荫坡地种植、物理防治病虫害等方式,并用废弃果皮、果肉进行发酵作为肥料。在生产环节,通过改良制作工艺来节约原材料、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尽量选用清洁能源,最大限度节能减排。在包装环节,选用环保速生桐木进行包装,并用榫卯结构拼接以减少胶合;腰封使用FSC负责任纸张;说明书用大豆油墨印刷,减少有害物质挥发造成的污染。
据碳阻迹核算,一盒480克8粒的“心似朗月”月饼共产生约1.59kg碳排放。其中,原材料环节1080g、包装环节295.9g、产品生产环节127.6g、产品运输环节78.2g、产品配送环节5.1g。尽管已尽最大努力减少碳排放,但一个月饼诞生的全过程还是会有碳排放。对此,正谷农业选择通过购买经认证自愿减排项目的碳信用额完成抵消,实现碳中和。
月饼盒的创意再利用
除了月饼本身的创新和环保转型,月饼盒的再利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许多家庭在中秋过后都会留下大量精美的月饼盒,这些盒子如果直接丢弃,无疑是一种浪费。其实,通过一些简单的改造,这些月饼盒可以变成实用的家居用品。
小塑料盒可以作为蘸料碟、吐骨碟、收纳盒等。外包装铁盒可以改造成首饰盒、冰箱贴收纳盒等。纸质包装可以进行环保回收或创意改造。这些改造建议,既体现了环保理念,又为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
月饼的绿色转型之路,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整个社会环保意识提升的缩影。从创新口味到环保包装,从减碳生产到废物利用,月饼行业正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可以通过选择环保产品、参与回收利用等方式,为月饼的绿色未来贡献一份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月饼不仅是一种美味,更是一种绿色生活方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