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洁退赛LG杯:一场没有赢家的围棋闹剧
柯洁退赛LG杯:一场没有赢家的围棋闹剧
第29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决赛,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收场。中国棋手柯洁因不满裁判判罚,最终选择退赛,韩国棋手卞相壹因此夺冠。这一事件不仅关乎比赛结果,更引发了对围棋比赛规则、裁判机制以及体育精神的广泛讨论。
事件经过:争议判罚引发退赛
决赛采用三番棋制,柯洁与卞相壹展开对决。首局柯洁执黑以2.5目优势获胜,取得1-0领先。然而,第二局比赛风云突变。柯洁两次因未将提子放入棋盒盖内被判违规,最终被判负,比分被扳平。
决胜局中,当比赛进行到关键时刻,裁判再次以相同理由中断比赛并判罚柯洁。尽管中国代表团提出申诉,但裁判坚持原判。柯洁要求重赛未果后选择退赛,卞相壹因此夺冠。
规则差异:中韩规则之争
这一争议的核心在于中韩两国围棋规则的差异。韩国和日本围棋规则采用数目法计算胜负,需要保留提子。根据韩国规则,在终局之后要将对方的“死子”填入对方的空里,再来数目。因此,棋盒盖里的“死子”数量直接关乎输赢。
而中国围棋规则采用数子法来计算胜负,因为计算胜负的方式不同,提子是可以任意处理的,比如交还给对手,放在手边,甚至随地乱扔理论上都是可以的。
社会影响:围棋界的反思与讨论
这一事件在围棋界引发了广泛讨论。聂卫平表示:“这是对围棋精神的破坏。”唐韦星指出:“暂停时机不合理,可能影响比赛公正性。”
中国围棋协会发表声明,指出裁判中断时机不当,影响比赛正常进行,棋手受到裁判过度干扰,无法继续完成比赛。经向赛事主办方韩国棋院申诉,申请重赛无果。中国围棋协会称,不接受比赛的结果。
历史背景:规则统一的必要性
类似争议在围棋历史上并非首次出现。2004年和2010年三星杯预选赛中,中国棋手黄奕中七段和鲁佳三段都因提子问题被判负。这些事件凸显了围棋国际比赛规则统一的必要性。
目前,中日韩三个围棋实力最强的国家都采用各自的围棋规则。而在世界棋战中,则沿袭谁主办的比赛用谁的规则的惯例。对于职业棋手而言,长时间习惯了一种规则之后,遇到不熟悉的规则偶尔可能出现“短路”的情况。棋手参加采用非本国规则的比赛时可能会陷入思维定式,从而对形势产生误判。
未来展望:规则统一与裁判机制改革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围棋国际比赛规则的深刻思考。正如中国围棋协会所言,规则应该尽可能公正、合理。如果规则无法做到公正,那么,它起码应该做到公平。规则的分歧,是可以接受的。但同一规则的“区别对待”,这是不可以接受的。
未来,统一围棋赛事规则或许更迫切了。同时,也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裁判机制,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围棋这项古老智力运动的纯洁性和竞技精神。
结语
柯洁的退赛,卞相壹的“负胜”,以及韩国棋院的争议判罚,共同造就了这场没有赢家的闹剧。这不仅是柯洁个人的遗憾,也是围棋界的遗憾。我们期待,通过这一事件,能够推动围棋国际比赛规则的统一和裁判机制的完善,让围棋这项古老而深邃的智力运动,能够以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式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