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科学降压药使用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科学降压药使用法

引用
中国广播网
9
来源
1.
http://m.cnr.cn/chanjing/health/20240514/t20240514_526704179.html
2.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4630
3.
http://www.news.cn/health/20240812/32ac2d4a596d4efa91f468040022103d/c.html
4.
https://rs.yiigle.com/cmaid/1525467
5.
http://www.news.cn/20240517/2c1cb4fad5884e6c961a3d1108533aff/c.html
6.
http://www.tengzhou.gov.cn/zwgk/zwgkzt/ggqsygk/wsjkly/tzsbhzwsy/kpjj_26394/202304/t20230429_1654349.html
7.
https://www.crsi.com.cn/Html/News/Articles/850.html
8.
https://docbook.com.cn/information/2144
9.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7c2a4e01-c898-415f-a854-a8481566560f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高达2.45亿。面对如此庞大的患病群体,科学使用降压药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为患者提供了权威的用药指导。

0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的重要更新

新版指南在2018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历时3年,凝聚了63名专家的智慧。其最大亮点是首次将中医药治疗纳入高血压治疗方法,并且新增了13项重要内容,包括新的血压测量方法、治疗理念以及对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等。

新版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级进行了明确: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血压≥140/90 mmHg,或家庭血压≥135/85 mmHg,或24h动态血压≥130/80 mmHg,白天血压≥135/85 mmHg,夜间血压≥120/70 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02

降压药使用常见误区

误区一:凭感觉用药

很多人认为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高血压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不治疗会增加心脑血管风险。应定期监测血压并按医嘱服药。

误区二:不愿意过早服药

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早期治疗可保护器官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误区三:担心药物伤肾

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远大于药物副作用。合理用药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肾损伤。

误区四:追求快速降压

血压下降过快可能导致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一般患者应在4-12周内平稳达标。

误区五:停药或减量不当

擅自停药会导致血压反弹,增加靶器官损害风险。调整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误区六:迷信保健品和天然药

许多所谓“天然”产品缺乏科学依据,且可能影响正规治疗效果。

03

如何科学使用降压药

  • 遵医嘱服药: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 选择合适的药物:临床上会根据患者的病因、血压升高程度、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合并症等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类别的降压药物。

  •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品。

  •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

  • 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 年轻人:如果血压未超过160/100mmHg,且无明显症状、未合并任何心脑肾疾病,其高血压主要由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可能使血压回归正常。

  • 老年人:多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与动脉硬化等生理变化相关,需要长期用药控制。

  • 合并症患者:如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05

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

  • 饮食调整:增加富钾食物摄入,清淡饮食,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果;摄入适量的谷类、薯类;适当补充蛋白质,可多选择奶类、鱼类、大豆及其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

  • 运动:坚持运动,维持健康体重。

  • 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定期监测血压,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总之,正确使用降压药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务必与医生密切配合,确保安全有效地管理病情。同时,生活方式干预是防治高血压的基础,需要长期坚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