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脑中风后遗症:8种常见症状及科学应对
警惕脑中风后遗症:8种常见症状及科学应对
最近气温骤降,日夜温差过大,也会造成血压压力增加,老年人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其中一种就是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具有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的严重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它以猝然昏厥、不省人事、嘴歪眼斜、肢体麻木、认知能力丧失为主要特征。中风后,即使经过治疗,许多患者仍会面临各种严重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严重脑中风后遗症。
中风的主要类型
脑中风主要分为脑出血和脑缺血两种情况:
脑出血:脑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内或脑组织周围,通常由大脑中脆弱的动脉破裂引起。
脑缺血:由于血量过少,不能为某部分脑组织提供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如血栓堵塞血管时,会导致脑组织缺氧和损伤。
脑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发病后6个月以上,仍遗留的各种不同程度的症状。这些后遗症主要包括:
偏瘫: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表现为患者一侧肢体无力或完全瘫痪,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
共济失调:患者步态不稳,手脚不协调,严重影响行走和平衡能力。
感觉障碍:患者可能出现一侧肢体或面部的麻木、疼痛、蚁爬感等感觉异常,严重者甚至完全丧失感觉功能。
智力障碍:包括记忆力、理解力、定向力、计算力等方面的下降,严重时可能导致痴呆或昏迷。
语言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失语或构音困难,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或理解他人的言语。
吞咽障碍:患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增加了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风险。
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等,与疾病本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
视物障碍:如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复视等,可能与中风影响视神经或视中枢有关。
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与康复
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主要方法包括:
-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治疗,同时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基础疾病。
- 中医治疗:针灸、推拿、康复治疗等措施在脑中风后遗症期占有独特优势,通过辨证论治,使用中药、针灸等方法,促进患者康复。
- 康复训练:针对偏瘫肢体的康复训练,如手法康复、机器人康复等,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肌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针对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发音训练和语言功能训练也非常重要。
中风的预防措施
鉴于脑中风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控制高血压: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或阻塞,遵医嘱合理使用降压药,保持健康体重。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焦油可导致动脉硬化,过量饮酒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中风风险。
合理饮食:提倡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食物。
规律运动: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促进血液循环。
定期体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的检测,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