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的新突破!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的新突破!
近年来,失眠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数据显示,全球约20-30%的人被失眠困扰,其中约8-10%的急性失眠逐渐慢性化,约4%需长期使用助眠药物。在中国,成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38.2%,有睡眠障碍的人数高达5.1亿。长期失眠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代谢问题等多种健康问题。
面对这一挑战,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2024年3月,在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来自国内顶尖的二十余名医学专家学者,聚焦失眠与抑郁这两大精神健康难题,共同探寻背后的奥秘,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法。专家们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显示出其独特优势。复旦大学黄志力教授指出,睡眠受内稳态和生物节律调控,因此促进内源性睡眠物质产生,调动生物节律基因,是治疗失眠的首要手段。中医药在治疗失眠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整体观、辨证施治和因症施治的原则,体现了个性化的治疗特征,与现代医学提倡的个性化治疗理念相契合。
北京朝阳医院临床心理科启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失眠团体治疗项目,将八段锦、认知行为治疗等相结合。该项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八段锦教学练习为核心基础技术,同时合并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与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具体包括睡眠健康教育、传统文化宣教、认知重建、音乐治疗、松弛训练等。通过这一综合干预,可以较为有效提高失眠患者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在传统中医疗法方面,针灸和中药是主要手段。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神门、三阴交等,帮助疏通经络、安神助眠。中草药如酸枣仁汤和天王补心丹,已被科学证实能调节神经系统,有助于安神入睡。这些方法不仅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还得到了现代影像技术的支持,提高了治疗的精准度。
更令人振奋的是,干细胞疗法这一前沿科技在失眠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修复失眠导致的神经元损伤,以及调节失眠导致的炎性因子,从而在慢性失眠患者的治疗上表现出很好的改善作用。在一项针对39例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采用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移植治疗。经过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组的患者在治疗后一个月内,其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并且在后续的随访过程中,这种积极的趋势持续存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减少了药物依赖和副作用。这种整合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失眠这一困扰人类已久的难题,终将被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