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庆钻探在塔里木盆地的逆袭:技术创新与管理改革双轮驱动
川庆钻探在塔里木盆地的逆袭:技术创新与管理改革双轮驱动
2024年10月24日,川庆钻探公司70584钻井队在塔里木盆地富源2区块创下一项新纪录:仅用89.87天就完成了一口8002米深井的钻探任务,刷新了该区块8000米以深井的最快完钻纪录。这一突破不仅展示了川庆钻探的技术实力,也标志着其在塔里木盆地的业务发展迈入新阶段。
挑战与机遇并存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陆上油气增储上产潜力最大的盆地之一,但其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油气埋深主要集中在6000米以下,钻探过程中普遍面临超深、超高温、超高压和高含硫的“三超一高”极端恶劣井况。在这种环境下,钻完井成本成为油气开发的最大支出项,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成为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塔里木市场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参与钻井服务的企业不仅有中国石油内部的技服企业,还有众多民营企业和国际油服公司。面对提速提效、降低成本等多重挑战,川庆钻探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成功实现了业务扭亏为盈。
技术创新引领突破
川庆钻探将钻井提速提效作为一个综合系统进行打造。2022年,塔里木油田推行新型钻井总承包模式改革试点,川庆70524钻井队承钻了首口试点井富源3-H3井。通过积极参与井下事故复杂情况处理、优化各项工程技术施工等举措,该井创造了中国陆上8000米以深井的最快钻完井纪录。
为了实现整体提速,川庆钻探梳理出制约钻井提速的共性问题,并结合区块最优指标,完善区域提速模板。例如,川庆70292钻井队在2024年创造了多个纪录:2月15日刷新区块目的层单日进尺纪录;3月14日实现单日进尺超“一英里”的突破;5月31日单日进尺突破2006米,实现由“日进一英里”向“日进两公里”的跨越;8月26日刷新塔里木油田7000米以深超深定向井完钻周期最短纪录。最终,该队以单队单机形式率先突破年进尺3万米大关,领跑整个油田的钻完井速度。
管理改革激发活力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川庆钻探还大力推进管理改革。针对后勤辅助业务“造血”能力差、部分单位亏损严重的状况,公司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在试修业务方面,川庆钻探将原试修作业事业部改制为浅钻试修项目部,在保持工作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实行扁平化管理。通过调整生产班组结构,每支队伍由原来3个生产班组精简为2个加强班组,显著提升了创效能力。
在资源利用方面,川庆钻探大力开展区域共享,选择位置居中的钻井队建立“物资共享库”,将常用材料纳入库中,打造“靠前保障”格局,实现钻机拆、搬、安同时进行,大幅缩短了井间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川庆钻探还创新性地实施了“修井机变钻机”方案。针对轮南区块进入开发中后期的实际情况,公司提出通过改造升级修井机来实施侧钻作业。这一跨界创新不仅为公司开辟了新的工作量来源,也为油田节省了成本。目前,川庆钻探已在塔里木油田的5口井开展了修井机侧钻作业,累计作业进尺达到3400米。
成效显著,示范意义重大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的双轮驱动,川庆钻探在塔里木盆地的业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公司在塔里木油田的单队年进尺突破3万米,五类重点井钻井提速16.5%,工厂化压裂提速11.2%,井身质量合格率达到99.5%的历史最好水平。
川庆钻探的成功经验表明,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才能在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中占据主动。其“技术+管理”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也为我国深地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