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八国联军侵华:大清帝国的末日危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八国联军侵华:大清帝国的末日危机

引用
网易
11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DM7R0D05560W9D.html
2.
https://w.dzwww.com/p/p5lp0Jmuxd.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10A061RB00
4.
https://m.douban.com/note/864311319/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18A092WL00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B%E5%9B%BD%E8%81%94%E5%86%9B%E4%B9%8B%E5%BD%B9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4%B8%80%E6%AC%A1%E9%B8%A6%E7%89%87%E6%88%98%E4%BA%89
8.
https://www.cssn.cn/skgz/gztt/202404/t20240405_5744914.shtml
9.
https://m.ncpssd.cn/Literature/articleinfo?id=LSYJ2024009005&type=journalArticle&typename=%E4%B8%AD%E6%96%87%E6%9C%9F%E5%88%8A%E6%96%87%E7%AB%A0&nav=1&langType=1
10.
http://hrczh.cass.cn/sxqy/zl/202408/t20240820_5772919.shtml
11.
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1023/2119521.html

1900年,一场震惊中外的战争在中国爆发,八个国家联合起来,向这个古老的帝国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成为了大清帝国走向末日的标志性事件。

01

战争的起因与爆发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6月10日,八国联军以保护驻京使馆及侨民为名,开始向中国派遣联合远征军。这支由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帝国、日本帝国、美国、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组成的军队,最初总人数约1至3万人,后来增至约5至10万人。其中,日本派遣的兵力最多,超过3万人,其次是俄罗斯。

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原为山东省一些学习神打的拳民组织,后在各国压力下,清廷改派袁世凯入鲁取缔,义和团乃转移至顺天府、涿州等地,京师亦渐有拳民活动。当时,慈禧太后一改过去对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开放态度,信任闭塞愚昧的守旧大臣,竟听信毓贤之言,相信团民能“神灵附体”、“刀枪不入”、“枪炮不伤”,欲借助义和团之力排外[7];她派军机大臣刚毅往涿州视察,刚毅回奏称:“天降义和团,以灭洋人”[8]。在部分朝廷亲贵支持下[9],义和团开始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大举进京勤王,到处杀害外国人及中国的基督徒,烧教堂、拆电线、毁铁路,捣毁一切外国来的东西,对任何使用“洋物”的中国人都冠以“二鬼子”的称呼,抓住就杀。

02

清廷的应对与失败

面对八国联军的入侵,清廷的应对显得混乱而无效。慈禧太后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她不仅没有及时镇压义和团,反而试图利用义和团来对抗外国势力。这种策略最终导致了更大的灾难。

1900年6月10日,北京使馆对外通讯断绝。各国驻天津领事及海军将领召开会议后,决定组成2000人联军赶往抢救,未经清廷允许,由英国皇家海军中将西摩尔于次日乘火车前往北京。此事酿成开战的导火线。

6月11日,日本驻清使馆书记杉山彬被刚调入京的清兵甘军所杀。

6月11日,西摩尔率领之联军二千余人,从大沽出发,经天津向北京推进。团民拆毁天津到北京的铁路,又设下埋伏,在廊坊和杨村之间包围擅闯的联军。数千团民及二千名清军(聂士成指挥之武卫前军)在廊坊袭击联军,西方联军死伤近四百人,只得就地防守。清廷将此役称为“廊坊大捷”。

6月12日,义和团拳民400人攻进天津紫竹林租界。

6月14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率士兵攻击围聚在使馆周围的义和团拳民,下令见义和团民杀无赦,打死约30个中国人。

6月15日,慈禧以光绪帝名义下旨,令在任两广总督李鸿章,以及山东巡抚袁世凯速入京;两人因东南互保的事宜,均未赴召。

6月16日,天津租界之对外电报中断。各国海军将领会议,决定占领大沽口炮台。同日,慈禧召开御前会议后,发出解散拳民的上谕。

6月17日,大沽炮台失守,天津危急,直隶总督裕禄派聂士成率武卫军前往增援,同时令天津海关道盛宣怀与各国领事商议停战。6月18日,慈禧太后决定向各国宣战,但未正式发布宣战诏书。6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发布《宣战诏书》,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荷、比、奥十一国同时宣战。但此时,清廷已无法控制局势,各地官员纷纷自行其是,东南互保局面形成,只有京津地区的清军仍在与联军作战。

03

战争的影响与后果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清朝统治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仓皇出逃,逃往西安。北京城内一片混乱,八国联军在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场战争不仅暴露了清朝统治的无能和腐败,更使得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拆除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这些条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也进一步削弱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朝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虽然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在1902年返回北京,但清朝的统治已经无法恢复到战前的状态。这场战争不仅摧毁了清朝的军事力量,也动摇了其政治基础。各地的反清势力趁机崛起,清朝的统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04

从危机到灭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朝虽然没有立即灭亡,但这场战争无疑加速了其衰落和最终的崩溃。战争暴露了清朝统治的无能和腐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清朝的合法性。同时,战争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随后,同盟会在各地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虽然大多失败,但这些起义极大地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迅速席卷全国。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各地纷纷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正式宣告大清帝国的灭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仅是清朝统治的一次重大危机,更是其走向灭亡的关键转折点。这场战争不仅暴露了清朝统治的无能和腐败,也使得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不仅摧毁了清朝的军事力量,也动摇了其政治基础,最终加速了这个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王朝的灭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