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谷歌前工程师预言2030年实现永生?科学界看法不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谷歌前工程师预言2030年实现永生?科学界看法不一

引用
新京报网
9
来源
1.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715160635129873.html
2.
https://36kr.com/p/2844534487534466
3.
https://m.gelonghui.com/p/744322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2A06DFL00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31/22/14848844_1138160727.shtml
6.
https://iiinn.fudan.edu.cn/d1/4b/c28046a708939/page.htm
7.
https://www.cssn.cn/zkzg/zkzg_zkfx/202404/t20240430_5748861.shtml
8.
https://cms.iweeklyapp.com/index.php?/article/index/200095264
9.
https://worldscience.cn/c/2024-06-28/648665.shtml

“2030年,纳米机器人将通过毛细血管进入大脑,修复受损细胞,使人类获得永生。”这是谷歌首席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的惊人预言。这位被比尔·盖茨称为“人工智能领域最牛的人”的科学家,真的能准确预测人类何时实现永生吗?

01

库兹韦尔的预言:2030年实现永生

库兹韦尔是一位传奇人物,1948年出生在美国纽约,智商高达165,与爱因斯坦持平。作为谷歌的技术总监,他领导着一个近40人的团队,专注于人工智能研究。库兹韦尔的预测向来以大胆著称,而且往往能获得科技界的认可。

早在2006年,他就预言人类将在2029年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如今,这一预测几乎已成为科技界的共识,甚至有人认为AGI的实现可能会更早。库兹韦尔还预测,在2029年左右,计算机将通过图灵测试,展现出与人类相同的智力行为。从遗传学和生物技术入手,彻底改变医学实践,重新编写人体内23000个基因“小程序”,帮助人类远离疾病和衰老。

02

纳米机器人:实现永生的关键技术

库兹韦尔预言的核心是纳米机器人技术。他相信,到2030年,纳米机器人将能够通过毛细血管进入大脑,修复受损的神经元,增强人类的认知能力。这些机器人还能清除体内的病原体,修复受损组织,甚至逆转衰老过程。

然而,目前纳米机器人技术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虽然科研人员已经开发出一些能够在微观尺度上运动的机器人,但它们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现有的纳米机器人往往依赖毒性燃料作为动力源,这限制了它们在人体内的应用。此外,如何实现长时间驱动、提高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03

人体冷冻技术:另一种永生可能

除了纳米机器人,人体冷冻技术也是实现“永生”梦想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美国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和俄罗斯的KrioRus公司都在提供人体冷冻服务。这种技术通过将人体或大脑在死亡后迅速冷冻,希望在未来科技发展到可以复活这些冷冻组织时,实现生命的延续。

在医疗领域,低温冷冻技术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它利用极低温度杀死病变组织,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这种技术具有微创、精准、副作用少等特点,可以在CT或超声引导下精准定位病灶,通过冷冻消融针在15-30秒内将肿瘤组织冷冻至-150℃以下,达到治疗效果。

04

科学界的质疑:永生是否可能?

尽管有像库兹韦尔这样的科学家对永生充满信心,但科学界对此仍存在广泛质疑。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分子生物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在其新书《我们为何死亡:关于衰老的新科学和对永生的追求》中指出,人类不可能突破120岁的自然寿命极限。

拉马克里希南认为,适度且健康的饮食、定期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比任何抗衰老药物都更有效。他强调,即使未来科技能够延长寿命,也可能带来人口爆炸等社会问题,导致代际更替缓慢,社会停滞不前。

05

结语:理性看待永生梦想

库兹韦尔的预言无疑为我们展示了科技发展的无限可能。然而,正如拉马克里希南所言,永生的追求就像海市蜃楼,我们应该将固定的寿命、衰老以及死亡视为生命自然过程的一部分。

与其追求遥不可及的永生,不如关注如何健康地度过现有生命。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我们或许能更好地享受生命的每一刻。正如一位智者所说:“不是所有的科技都能带来幸福,不是所有的进步都值得追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