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意境与深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意境与深意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1A028VC00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DSRS1Q055661D4.html
3.
https://www.sohu.com/a/767481702_120886047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06A03B9I00
5.
https://www.ruiwen.com/wenxue/liuchangqing/690603.html
6.
https://www.shiciben.cn/zuozhe/2921.html
7.
https://www.ax24if1.com/poetry/407169.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4%90%E7%8E%84%E5%AE%97

“风雪夜归人”,这五个字仿佛一幅凝固的画,又似一曲无声的歌,千年来触动着无数人的心弦。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严冬寒夜的山村图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感受到归人心中的那份急切与温暖。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诗的开头,诗人用寥寥十字,便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寒冷而寂静的冬日傍晚。天色已晚,远处的青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苍茫,简陋的茅草房在寒风中更显贫穷。这两句写景,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营造出一种荒凉孤寂的氛围,为后文的“夜归”做了铺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是全诗最动人的两句。在寂静的山村中,一声犬吠打破了夜的宁静,也预告着有人正顶着风雪归来。这声音,既是对归人的欢迎,也是对漫漫长夜的回应。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归人的模样,但通过“闻”和“吠”两个动词,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疲惫而坚定的身影,正踏着厚厚的积雪,一步步向家门靠近。

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不仅在于其对风雪夜归场景的生动描绘,更在于它背后蕴含的深意。刘长卿创作这首诗时,正处在人生低谷。他因被诬陷贪赃而被贬为睦州司马,这首诗正是他在贬谪途中所作。诗人将自己的遭遇和心境融入诗中,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一首关于孤独、坚持和希望的诗篇。

刘长卿的一生,可以说是颠沛流离的。他出生于河间(今属河北),青少年时期在嵩阳读书,后考中进士。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因直言而被贬。从苏州长洲县尉到潘州南巴尉,再到睦州司马,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地迁徙。这种经历,让他对“归”这个主题有着更深的体会。在《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他通过“风雪夜归人”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温暖和安定的渴望,也表达了对家的深深眷恋。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白描手法的运用。诗人不加修饰地描绘出眼前的景物和声音,却让读者感受到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复杂的典故,只有最朴素的语言,却营造出了一种深远的意境。这种“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首描写冬日夜晚的诗,更是一首关于人生、关于归宿的诗。诗中的“风雪夜归人”,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被后人反复引用和解读。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保持对家的向往,对温暖的追求。正如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即使在最寒冷的夜晚,也总有一盏灯在等待着归人,总有一份温暖在等待着我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