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AI晚会爆红: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央视AI晚会爆红: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1月22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网络春晚》如期开播。这场融合了歌舞、戏曲、虚拟偶像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视听盛宴,最大的亮点莫过于AI技术的创新应用。从"复活"600年前的古画,到打造沉浸式舞台效果,AI技术不仅让晚会更具表现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
AI技术让古画"活"起来
在《燕归巢》节目中,AI技术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视觉奇观: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舞台上"合璧"。这幅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作品,因历史原因分藏两岸,如今在AI技术的助力下,终于以数字化的形式实现了跨越时空的重聚。
上海艾门韦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次晚会的AIGC技术唯一提供商,其团队运用AI摄像头人物姿态动态捕捉反推技术,精准捕捉演员的每一个动作细节。同时,通过AI动补技术,确保虚拟形象与现场演员的完美互动。这种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AI技术不仅让古画"复活",更让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春日花招》节目中,AI生成的"百花图"在舞台上绽放,陈瑶、哈尼克孜、任敏、祝绪丹四位演员化身百花仙子,演绎了一出充满东方美学的视觉盛宴。
《中华形》则将古典舞的肢体美与AI技术相结合,通过"方"、"弧"、"圆"、"角"四个篇章,展现中国建筑中壮阔非凡的几何美学与一脉相承的中国智慧。这种创新表达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创新表达助力文化传承
AI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通过数字化手段,传统文化得以突破时空限制,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创新表达方式,不仅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传统文化,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上海艾门韦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表示,AIGC技术的介入可以大幅缩短制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和艺术展现力。这种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为视频内容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
未来展望:AI技术引领文化创新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前景令人期待。艾门韦思等企业正在积极探索AIGC技术在内容生产中的创新应用,通过AI生成的动态素材、创意分镜和画面效果,让内容创作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正如一位观众所说:"有种次元壁破了的感觉!"这种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不仅让观众体验到沉浸式的文化盛宴,也展示了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无限可能。从星际场景到红军长征历程的还原,再到古画复活,《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展示,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成为新时代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