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集花生糖:非遗文化的甜蜜传承
徐集花生糖:非遗文化的甜蜜传承
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有一道传承近千年、香飘万里的传统美食——徐集花生糖。这颗小小的花生糖,不仅是当地人的甜蜜记忆,更是一张闪亮的非遗文化名片。
千年传承,一颗糖的匠心坚守
徐集花生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据传由一位名叫徐集的制糖师傅创制。这位师傅在制作麦芽糖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加入炒熟的花生米能使其口感更加酥脆香甜,由此开创了徐集花生糖的先河。此后,这门手艺在当地世代相传,历经近千年的沉淀,成为徐集镇的文化符号。
独特工艺,三料合一的美味秘诀
徐集花生糖的制作工艺独特而复杂,主要原料为花生、大麦和大米。其制作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原料准备:选用优质花生米,去壳炒熟;大麦和大米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浸泡、蒸煮、发酵等工序制成麦芽糖。
熬糖:将麦芽糖放入锅中,用文火慢慢熬制。这个过程需要不断搅拌,防止糊锅,同时要掌握好火候,使糖浆达到恰到好处的浓稠度。
混合:当糖浆熬制完成后,迅速加入炒熟的花生米,快速搅拌均匀。这一步骤要求动作迅速,以保持花生的酥脆口感。
成型:将混合好的糖料倒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平,然后用刀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切块时要保持刀具的锋利,以保证每块花生糖的整齐美观。
包装:最后,将切好的花生糖用纸包裹,或装入密封容器中,以便保存和运输。
文化价值,一方水土的甜蜜见证
徐集花生糖不仅是美味的零食,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见证了六安地区的历史变迁,承载了几代人的儿时回忆,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徐集花生糖都是必备的节庆食品,象征着甜蜜和团圆。
当代发展,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承
近年来,随着六安市的快速发展,徐集花生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5年1月,在安徽省非遗嘉年华活动中,徐集花生糖被列为非遗年货精品,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徐集花生糖不仅在省内广受欢迎,还远销全国各地,成为展示六安城市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这颗小小的花生糖,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如今更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