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香河肉饼:廊坊必打卡美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香河肉饼:廊坊必打卡美食!

引用
北京旅游网
12
来源
1.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IALfQVwqCY
2.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GneyoGyZX1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177422
4.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GnTtLdDsGJ
5.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JM9vnNs1cq?device=amp&device=amp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ML4RK40545B98B.html
7.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9-24/doc-incqhpwe8956930.shtml
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779587619116051
9.
http://dazhangroubing.cn/?product_5/55.html
10.
http://www.gxgtghy.com/jeecg-boot/h5/web2/function_code/common_list?category=%E9%A1%B9%E7%9B%AE%E8%8D%9F%E8%90%83
11.
https://m.xiangha.com/techan/346.htm
12.
http://www.eeo.com.cn/2024/0615/666868.shtml

香河肉饼是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的特色美食,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皮薄如纸,馅料十足,外层面衣烤至金黄酥脆,内里肉质细腻滑嫩,两者交织出绝妙的味觉体验。其制作技艺之高超,不仅赢得了食客们的交口称赞,彰显了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01

历史渊源

香河肉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突厥饼。当时,北方草原大漠的游牧民族——突厥族,因为牛羊肉非常充足,面食稀少,所以来客人了,请他们吃面食,就是一种相当高的优待。因此,在平时招待客人时,主人都会专门做成皮儿特别薄的肉馅饼,以表示自己的热情好客。后来,这种制饼的方法流传到了同样是古代少数民族聚居的回鹘及回回地区。

明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就有大批回族人被迁移到北京东部河北香河一带。在移民香河的回族中,有个姓哈的人家搬过来不久,就开了家小饭店,并且取名“哈家店”。随之而来的自然还有他祖传的制饼技术。后来,经过上百年的传承、研究、改进,哈老板及其子孙创造出了风味独特的香河肉饼。

但是,这香河肉饼能够迅速传遍全国,不仅与“哈家店”老板的技术有关,更重要的是还有曾经吃过并且不吝溢美之词的乾隆皇帝的推动。因为哈老板把肉饼的形状味道发展到最佳状态,并且有人称其制作技术已经炉火纯青,所以引得喜欢微服私访的乾隆也赶来了。1770年的一天,闲来无事,乾隆带着刘罗锅到了香河,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该吃点什么来。突然,在路边,他们看见了“哈家店”香河肉饼的牌子,于是顿时想起,来香河,能不尝尝他们的肉饼吗?于是,二人挪步进去,直接就要香河肉饼。少顷,跑堂的就端来了肉饼。而刚咬一口香河肉饼,乾隆就呆了,原来人间竞有如此美味。刚吃完,乾隆就高兴地要把自己的墨宝留下来。这首小诗是这样写的:“香河有奇饼,老妪技艺新,此店一餐毕,忘却天下珍。”就这样,因为乾隆皇帝的称赞,本来就小有名气的香河肉饼更是载誉全国,名扬天下。

02

制作工艺

香河肉饼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一张大饼是用一斤面、二斤肉、一斤大葱烙成的,直径二尺左右。无论从和面到制馅都极为讲究。面,要和得不冷不热不软不硬,揉起来光滑柔软,擀起来得心应手,皮儿薄如纸且有弹性。那肉馅,或是牛肉或是羊肉,经过刀口剁、刀背砸,形成肉泥,放入葱姜蒜香精等多种拌馅调料,然后用香油搅拌。所以香河肉饼是完整绵密的三大层———两层纸样的薄皮儿夹着一层整体饼状的肉馅,丝絮般均匀,无一断缺处。就见厨师在平锅里一转一翻,面皮儿焦黄,渐成圆球。偌大的肉饼无一漏馅漏气之处。然后刷上油,那纸样的面皮儿被油浸成半透明状,几见肉馅,出锅后,就成了颜色焦黄、外酥里嫩、油而不腻、香醇可口的香河肉饼。

03

非遗传承

如今,香河肉饼店随处可见,各色招牌琳琅满目。今年63岁的张井林是香河肉饼制作技艺传承人。他从23岁当学徒,40年来,一直积极投身香河肉饼文化技艺的传承与推广,见证了香河肉饼产业的不断成长壮大。

晌午时分,张井林经营的燕赵老字号肉饼店食客多了起来。在操作台上,张井林开始展示自己的绝活。只见他手持64厘米长的面杖擀起皮来,面杖在柔软如流的面皮上飞舞滚动,脚下的动作轻移快转并有跳跃性。把肉馅包入面皮中后,如球般旋转高抛三米,落入掌中。随后,张井林手持面杖将肉饼抛入铛中。面饼随着油温不断升高,由浅入深出现均匀的饼花,如金色锦缎上的点点梅花。

“先是和面,将面粉和温水混合,然后醒30分钟。其间的空当可以用来调馅。五花肉和瘦肉以3比7的比例搅匀,一般只加入葱碎,否则肉饼就成了馅饼。”张井林一边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向记者介绍,擀饼是最体现技艺的环节,在许多师傅眼中,成败在此一举。比起普通馅饼,香河肉饼相当大张,直径足有一尺半开外,因而擀饼的难度也大大增加。张井林说,通常是“里三外四”,即饼心处擀三下,边沿四下,用力要匀,动作要快,力道要稳,以保证面皮不破,且厚薄均匀,口感则佳。

擀好的面饼容易变形,因而要迅速入锅。从开始包馅到出锅,总共三分钟的时间。刚出锅的肉饼热气腾腾,肉香扑鼻。外面的面皮焦黄,呈半透明状,用筷子挑开,就看到滑嫩鲜香的肉馅。咬上一口,外酥里嫩,油而不腻,香醇可口,余味悠长。

04

文化价值

“到香河第一城不得不逛,香河肉饼不能不吃。”如今,香河肉饼不仅是香河的文旅名片,在廊坊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近两年,香河肉饼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井林也成为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人。2019年,香河肉饼入选河北省第一批“燕赵老字号”保护名录项目。

如今,张井林的儿子、儿媳也和当地许多年轻人一样,开始从事肉饼行业。从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到如今在当地已拥有5家分店,张井林的生意越做越大,“我的梦想就是让香河肉饼走出河北,走出中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