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提速,经济增速跑赢全国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提速,经济增速跑赢全国
2023年,山东省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经济答卷:全省生产总值达到9.2万亿元,同比增长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山东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优化产业结构的不懈努力。
科创金融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济南在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方面走在前列。2021年11月,济南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两年多来,济南积极探索并建立“六专四价”工作体系,促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截至2024年6月末,济南全市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达1937.5亿元,同比增长19.47%,较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出9.37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背后,是济南通过专营机构支撑、专属产品支持等“六专机制”,以及人才团队可作价、信用数据可定价等“四价”评估体系,有效破解了科创企业融资难题。
新能源产业引领绿色转型
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山东大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截至2023年11月底,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0790.7万千瓦,占比历史性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这一转变标志着山东“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得到标志性扭转。
在海上风电领域,山东更是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2022年和2023年,山东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分别占全国的40%和31%,均居全国首位。截至2023年11月底,全省海上风电累计建成并网规模达到542.4万千瓦,稳居全国第三位。
政策支持为转型注入动能
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山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给予600元—1800元不等的职业培训补贴;在公共实训项目方面,省级财政对每个项目给予最高30万元补助,并对绩效优秀的项目给予额外奖励。
此外,山东还连续三年每年培育10个高质量充分就业县,每个给予500万元额外补助,以提升县域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同时,支持济南市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打造黄河流域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支持青岛市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打造黄河流域青年就业创业基地。
展望未来: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有目共睹,但转型之路仍在继续。未来,山东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加大新能源产业发展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山东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强省的目标稳步前行,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