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让600年《富春山居图》重聚: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让600年《富春山居图》重聚: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引用
搜狗百科
9
来源
1.
https://baike.sogou.com/v1285974.htm
2.
https://m.sohu.com/a/799670746_122004016/?pvid=000115_3w_a
3.
http://m.itbear.com.cn/html/2025-01/673147.html
4.
https://www.sohu.com/a/787587170_123753
5.
https://www.sohu.com/a/847023723_483408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73468
7.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0c1f3e69423a428db6ac657f1d766538!!wm_id=441de5f1491b468a8e2ef94fc932c211
8.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26c39de4b0e1ace8a7d6ea.html
9.
http://lib.sinocomic.com/home/book/info/id/2491/n_format_id/2/n_lang_id/1/title/%E5%AF%8C%E6%98%A5%E5%B1%B1%E5%B1%85%E5%9B%BE.shtml

2025年央视网络春晚舞台上,一曲《燕归巢》让600岁的《富春山居图》“活”了起来。这幅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传世名画,在AI技术的加持下,实现了跨越时空的重聚。

01

《富春山居图》:一段跨越600年的传奇

《富春山居图》由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完成,以浙江富春江两岸的自然风光为背景,展现了山水相依、云雾缭绕的江南美景。这幅画不仅是黄公望的代表作,更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这幅名画的命运却颇为坎坷。明朝末年,收藏家吴洪裕临终前欲将其焚毁殉葬,幸被其侄子从火中抢救出来,但画作已被烧成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两岸分离数百年。

02

AI技术让古画“复活”

在2025年央视网络春晚的舞台上,这幅承载着历史沧桑的名画终于实现了虚拟重聚。上海艾门韦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用先进的AI技术,将分藏两地的《富春山居图》完美拼接,重现了其完整的艺术风貌。

为了实现这一壮举,艾门韦思团队采用了多项前沿技术:

  • AI摄像头人物姿态动态捕捉反推技术:精准捕捉演员动作,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完美融合。
  • AI动补技术:确保细节完美呈现,让虚拟形象更加生动自然。
  • AI模拟彩排:通过十余次反馈与调整,实现虚拟形象与现场演员的无缝互动。

当歌手郁可唯的歌声响起,舞台上的《富春山居图》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山水之间,黄公望的身影若隐若现,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这幅画作背后的故事。这一刻,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03

AI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

《富春山居图》的“复活”只是AI技术在文化领域创新应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和科技企业开始探索AI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中的应用:

  • 央视新闻《文博日历》:生数科技为其量身定制AI视频生成方案,让文物“动”起来,打造了一场穿越古今的文艺汇演。
  • 中国移动咪咕博物馆演唱会:利用AI技术让文物“开口”说唱,以现代音乐形式讲述历史故事。
  • 《植物大战僵尸2》与河姆渡遗址联动:通过游戏平台,让传统文化以更年轻化的方式触达受众。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教授黄悦指出,AI技术已从单纯的工作辅助工具转变为具有创作能力的合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陈文娟也表示,AI技术为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全新方式,增强了公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04

未来展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AI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还能为艺术创作提供新的可能性。正如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所说,这些创新实践为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当然,我们也需要关注AI技术应用中可能带来的问题。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李萌提醒,作为技术工作者和创作者,我们需要在获得便利的同时提升责任意识,倡导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AI技术将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更多活力,让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其永恒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