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滩头年画:邵阳节的文化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滩头年画:邵阳节的文化瑰宝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54435266_99995266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254689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68489
4.
http://paper.ce.cn/pad/content/202403/17/content_291372.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6A02EUC00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93945
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80456
8.
https://www.baike.com/wikiid/7698361151710089631
9.
http://www.syxwnet.com/nwsy/p/303938.html
10.
https://share.shkp.org.cn/content.html?type=lc&id=538576
11.
https://www.longhuinews.com/content/646843/95/14231616.html
12.
https://www.ncpssd.cn/journal/details?gch=80490X&nav=1&langType=1

“画上滩头”是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的一张文化名片。每年春节前夕,滩头镇都会举办“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来自各地的观众将现场围得满满当当。在2025年的“早安隆回·相见村晚”活动中,滩头年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以静态展品的形式亮相,更通过《老鼠娶亲》情景表演、福禄寿喜财人偶巡游等动态展示,为当地带来浓郁年味和文化盛宴。

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产地在湖南省宝庆(现在为邵阳)隆回滩头镇。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初年,滩头年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方法,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滩头年画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绘,一张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从手工造纸到年画成品都在一个地方生产,在全国年画制作中极为鲜见。

滩头年画的种类在最盛期达六十多种。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存二十余种。滩头年画多以祝福新年的喜庆丰登,免除灾祸的古老民间习俗为题材,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精神寄托。从题材内容和品种来看,可分为神像(门神、财神和灶神)、吉祥如意、故事(戏文、仕女娃娃)三大类。

滩头年画蕴含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希冀。如驱邪纳福的《秦叔宝·尉迟恭》《苗族英雄》《钟馗》等;祈福祈财的《灶神》《赵公元帅》《年年发财》《堆金如玉》《一本万利》等;吉祥如意的《吉祥如意·五福崇来》《子孙万代》《和气致祥》等。

滩头年画有生动的故事或典故。它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巧妙地再构思、再创造,重新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活力。《和气致祥》中善良憨厚的和气菩萨形态广受大家喜爱。据传,画中的老太太处世随和,待人真诚,感动上苍。六月卖风帽时天降大雪,她的风帽被抢购一空;腊月卖蒲扇时天气又突然酷热难当,她的蒲扇也被抢购一空。因而每到过年时人们都喜欢张贴,以求样样顺心,事事如意。《老鼠娶亲》也是反映年俗内容的年画作品,老鼠本是人人喊打的动物,但当地人认为,老鼠非常机灵、聪明,能通人性,因而把老鼠视为“高客”。逢年过节,为图个吉利,不愿杀生,而采取另一种友善的办法,将这些“高客”“嫁”出去,以求来年安宁。

作为一项工序复杂考究的手工艺作品,从造纸到年画成品都在一个地方生产,在全国年画生产中并不多见,尤其是用原生土纸,刷上滩头独有的石浆泥印制年画,则更有特色。随着全球化及工业现代化对农耕文明的强烈冲击,使中国人民的审美意识、生活观念发生了急剧变化,现代生活的多变性、多样性、丰富性,与年画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固定化、程式化、单一化形成冲突。可以说,年画这一古老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正在承受着严峻的考验。由于市场剧烈萎缩,年画作坊入不敷出,艺人们为谋生计,纷纷改行,有的做生意,有的外出打工。而随着老一辈刻版高手的相继逝去,部分艺术价值较高的印版又被文物商人偷偷买走,甚至私运出境,有的刻印技术甚至已陷入失传的境地。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文化工作者也认识到了挖掘与传承的重要性,滩头年画获得新生。

近年来,隆回县非遗中心在对滩头年画的扶持保护和创新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已完成了滩头年画振兴保护方案初稿,对滩头木版年画进行了详查,并建立了资料库。隆回县先后评定并公布了8位年画代表传承人,其中国家级的有5名。为了改善传承条件,建立了3家技艺传习所和一家投资800余万元的年画技艺传习馆,扶持女性传承人尹冬香建立了福美祥年画作坊,在该作坊建立了年画创新发展中心,并建立了网络销售平台。

同时,为丰富年画品种,拓展年画销售市场,隆回非遗中心聘请专家创作了8幅廉政年画和福、禄、寿、禧以及十二生肖等适合新时代特征的年画产品,以及以年画为元素的鼠标垫、茶杯、手提包等文创产品,并积极组织年画传承人参加省内外的各种展示展演活动。为了引导年轻一代了解并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出版了《滩头年画十讲》进校园通俗读本,免费赠送到隆回县各中小学校,并分别在滩头乡村少年宫、隆回九龙学校、思源学校建立了滩头年画技艺传承教学基地,在大花瑶景区草原村建立了年画研学基地,助推文旅融合。

虽然滩头年画面临市场萎缩、艺人流失等挑战,但在各方努力下,这一传统艺术正在焕发新的生机。在湖南隆回县滩头镇的道路两旁,一幅接一幅色彩浓烈、绘有尉迟恭和秦叔宝等经典人物的年画特别引人注意。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滩头年画。

滩头年画省级非遗传承人尹冬香在印制滩头年画。隆回县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湘西南资水河畔的一个古老小镇,滩头镇拥有“楚南纸都”“现代民间年画之乡”的美誉,滩头木版年画和滩头手工抄纸技艺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滩头年画是滩头古镇文化的魂。造纸、刻版、印刷、手绘……一张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方法,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特的工艺,使滩头年画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

制作滩头年画的纸,是用当地山上盛产的楠竹经过复杂的手工抄纸工艺,历时百天制造出来的。纸上必须要涂层粉,它也取材于当地特产的天应石。年画制作采用木版套色和手绘结合的方法,年画颜料取材于当地矿物、植物等,年画刻版则采用当地不易变形和开裂的老梨木。从手工造纸到年画制作完成,其全部工序在同一个地方进行,这在全国年画制作中极为少见。

滩头年画题材分为神像、寓意吉祥、戏文故事三大类,有着梅山文化的烙印,寄托着民众的美好愿望。如“门神”秦叔宝、尉迟恭护佑平安;“如意婆婆”带来和气致祥;“老鼠娶亲”则意在通过把老鼠嫁出去,让谷仓丰盈和家宅得以安宁。

在政府的支持下,滩头年画省级非遗传承人尹冬香加快了年画生产和创新的步伐,并培养女儿肖扬作为接班人。她对年画的传承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在国内外参展、交流、培训,应邀到学校授课,为景区游客展示技艺等;另一方面“请进来”,接待全国各地高校的师生来此研学、进行课题研究,邀请年画爱好者前来参观、体验。尹冬香根据市场需求改良了刻版的规格,开发年画题材的文创产品,并教女儿学会了刻版。目前,她们已经拥有100余套年画刻版。

为整体性保护滩头年画,隆回县从印制、雕刻和造纸三种技艺中各培养确定了一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目前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别是59岁的钟建桐(印制)、50岁的刘国利(雕刻)和64岁的李志军(手工抄纸)。

刘国利15岁跟着父亲学艺,父亲的师父是滩头近百年来最著名的雕刻艺人高福昌,他开创了独具特色的“陡刀立线”技术。虽然目前滩头的年画作坊已经很少,但刘国利依旧保持着对雕刻艺术的热爱,也相信“滩头年画不会绝”。

滩头年画《福禄寿禧》之《福》。隆回县委宣传部供图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民国时期,滩头镇有抄纸作坊2000余个,从业工人6000余人,外地商人纷纷进驻开办纸庄。土纸、皮纸、色纸、香粉纸、宣纸、炮帘纸等多个品类的产品,远销云南、贵州、上海、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

历史上滩头纸文化的繁荣,吸引了各地的人来到这里,又将滩头的影响带向五湖四海。

滩头昔日的繁华景象,被微缩复制在滩头木版年画技艺传习馆里。传习馆占地6000平方米,总投资800多万元,于2016年开始建设,2022年正式开放。

走进传习馆,就如同走进了滩头纸文化活色生香的历史长卷。一楼复原了滩头年画街,有年画印制、雕刻、手工抄纸、活字印刷等重点工序展示体验铺面18个,还有3间非遗大教室;二楼是滩头年画、手工抄纸、香粉纸、花纸等非遗项目展览馆。

一批有见识的人为滩头年画的保护和推广作出贡献,忠良美年画作坊第六代传人陆显中就是其中之一。他将岳父李彪祖上创办的忠良美老作坊进行了恢复,并一直致力于滩头木版年画的记录、研究和收藏。从2015年开始,他抢救性地收藏了一屋子的老雕版,最古老的印版有200多年历史,现已收集到代表滩头纸文化基因的年画、印花纸、蜡光纸、纸马等古老印版近600块,并在长沙、北京等地进行展览。

滩头木版年画技艺传习馆。隆回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何利用非遗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近年来,湖南沐仙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滩头镇城东村投资建设沐仙湖生态旅游文化园,并将滩头木版年画技艺传习馆接管过来,斥资进行装修、管理、运营,使之和沐仙湖生态旅游文化园、手工抄纸坊、滩头老街年画作坊一起,形成了滩头古镇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

同时,该公司还注入现代科技元素,建设集飞行营地、文化体验、研学旅行、康养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文旅综合体验休闲园,希望通过文旅融合发展,让滩头的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