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优化城管临时工管理:从招聘到培训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优化城管临时工管理:从招聘到培训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引用
7
来源
1.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41231/4ed0bc4adf574b23b815af829e57f246.html
2.
https://www.shanghai.gov.cn/wzjd/20241231/efb8cf70b50b4f858250e015bdde5615.html
3.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40430/e1b60274a39d40f591802f890e7ce385.html
4.
https://www.shbb.gov.cn/bzglyj202402/9555.jhtml
5.
https://www.shanghai.gov.cn/wzjd/20250124/f0f6da680f1c462595cccdd32fe1aab6.html
6.
https://www.mohurdic.org.cn/szzj/jcss/art/2024/art_886633196.html
7.
https://www.lexology.com/library/detail.aspx?g=2726a441-e198-488e-b176-9a8d04e287ce

近年来,城管临时工管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郑州等地的暴力执法事件,到各地频繁出现的执法争议,临时工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管队伍形象和执法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从招聘与管理、培训不足、责任推卸等角度,探讨如何优化城管临时工管理模式。

01

招聘与管理:把好入口关

临时工招聘条件宽松、竞争压力小,导致部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同时,“临时”性质使他们在执法中缺乏稳定性,容易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因此,优化临时工管理模式的首要任务是严格招聘标准,提高准入门槛。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明确招聘标准:制定统一的招聘条件,包括年龄、学历、身体素质等基本要求,以及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等软性指标。
  2. 规范招聘程序:建立公开透明的招聘流程,通过笔试、面试、体能测试等环节,全面考察应聘者的能力和素质。
  3. 加强背景审查:对拟录用人员进行严格的政审和信用调查,确保其无违法犯罪记录,具备良好的社会信用。
02

培训体系:提升执法能力

许多临时工未经充分培训即上岗,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这种情况下,他们难以依法行政,增加了不文明执法的风险。因此,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是优化临时工管理的关键环节。

培训内容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法规培训:系统学习城市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执法人员熟悉执法依据。
  2. 执法技能培训:包括执法程序、执法技巧、现场处置能力等,提升执法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工作能力,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
  4. 定期考核机制:通过定期考核检验培训效果,确保执法人员始终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平。
03

责任归属:打破“临时工背锅”怪圈

在发生暴力执法事件后,涉事单位常以“临时工”为借口推脱责任。这种做法不仅掩盖了管理漏洞,还损害了公众对城管的信任。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明确责任归属,强化管理层的责任意识。

具体措施包括:

  1. 明确责任链条:建立从一线执法人员到管理层的完整责任体系,确保每一起执法行为都能追溯到责任人。
  2. 强化监督机制:通过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执法行为的全程监控。
  3. 严肃追责问责: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无论正式编制还是临时工,都要一视同仁,严肃处理。
04

体制创新:探索新型管理模式

除了上述措施,还可以借鉴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探索新型的临时工管理模式。例如:

  1. “编外聘用制”:将临时工纳入编制外聘用人员管理体系,享受与正式编制人员同等的待遇和保障。
  2. “劳务派遣制”:通过专业的劳务派遣机构管理临时工,既保证了人员的专业性,又减轻了城管部门的管理压力。
  3. “项目承包制”:将某些特定的城管工作打包成项目,通过招标方式委托给专业机构执行。
05

结语

优化城管临时工管理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招聘、培训、责任归属等多个环节入手,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同时,还需要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临时工管理问题,提升城管执法的整体水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