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教育局发布校园食堂安全检查指南,五大方面保障师生“舌尖安全”
长沙教育局发布校园食堂安全检查指南,五大方面保障师生“舌尖安全”
近日,长沙教育局和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针对开学季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的详细检查指南。这份指南从履行主体责任、排查安全隐患、严控食品加工过程、严格餐具清洗消毒以及贯彻反食品浪费等五个方面,为学校提供了全面的食品安全管理指导。
落实主体责任,构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学校作为校园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国务院食安办等五部门的通知要求,学校校长(园长)应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完善校长陪餐制等学校食品安全体制机制。同时,学校应成立由学生、家长、教师等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对学生食堂伙食质量、食品安全等进行监督和测评。
全面排查隐患,确保食材安全可靠
在开学前夕,学校需要对食堂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彻底清理过期变质食品原料,严格审查新供货商资质,落实索证索票制度。根据长沙的实施细则,学校食堂应禁止采购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等高风险产品,以及未经检疫的肉类和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必须留样,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25克,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严控加工过程,防止交叉污染
食品加工过程是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学校食堂必须严格做到生熟分开、荤素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冷冻食品需彻底解冻后方可加工,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从业人员需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工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不得佩戴外露饰品,并严格执行晨检制度。
规范餐具消毒,保障用餐安全
餐具清洗消毒是防止食源性疾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学校应配备与供餐人数相匹配的清洗消毒设备,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洗涤剂和消毒剂。餐具消毒后应存放在专用保洁柜内,不得与未消毒餐具混放。根据《学校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规范》(DB43/T 3016-2024)的要求,学校应定期对餐具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确保消毒质量。
贯彻节约理念,杜绝食品浪费
学校应将节约理念贯穿于食材采购、加工操作、配餐用餐等各个环节。通过合理采购、精准配餐等方式减少食材浪费,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开展“光盘行动”,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
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沙教育局和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的这份检查指南,为学校提供了明确的管理标准和操作规范。各学校应认真贯彻执行,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